第十一章(33)闾右田岫(一)(1/4)

看商成神色镇定似是胸有成竹,陈璞也就不再劝了但她还是忧心忡忡地叮嘱说:“你总是要当心一些才好毕竟杨烈火在军中威崇望高,澧源大营里小一半的将校都是他的故友旧部,要是你与他起了争执冲突,他们人多势重的,就怕你要吃亏……”

商成一听便知道她根本没瞧出其中的端倪,忍不住哈哈一笑杨度敢找帮手,就不怕他突然撒手不玩了?他要是不玩了,他自己倒是没什么损失,左右还是养病而已,只不过要多花点心思看看怎么才能避开京城里乱七八糟的局面可他一旦不玩了,杨度退出军旅的事情差不多就要进入倒计时,再不然就得抛开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去帮着萧坚打赢南征这一仗杨度肯这样做么?显然不可能拿自己的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杨度能豁出自己的脸面?耗神费力帮别人挣功业,跟随他的那些将领们又能答应?再说,这事本来就是两个人配合着做戏,各取所需罢了,也不用分出什么胜负高低;顶多就是比较一下谁吃的苍蝇少……但陈璞把话说得透彻,虽然见地浅薄,但言辞话语全是出于一片至诚,处处都是在为他思虑盘算,不由得觉得心中滚烫火热他收起笑容,张嘴想说点什么,可又觉得什么话都无从说起,最后一脸肃穆重重地点了点头

陈璞看他接受了自己的劝告,也觉得很欣慰她高兴地说:“其实我也知道,你和杨老将军都是我朝名将,军中柱石般人物,不仅智谋手段为常人所难以企及,胸中坎壑与容人气量是非同寻常,哪里还需要旁人来调拨提醒?所以我这番话也是白说的”

与萧杨比肩,成为军中柱石,都是商成的理想但他扪心自问,十数年之内绝无这种可能,所以他把陈璞的话看成是对他的肯定与激励不过,面对这番激励的成分远远过肯定的话语,他依然很激动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面对他的种种努力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哪怕它的本质可能只是几句恭维话,也依旧使他感到自豪与骄傲

他努力克制着自己胸膛里翻滚的浪潮,严肃而平静地看着她,说:“我记下了”

陈璞笑着拍拍手,道:“哎,光顾着说话,都忘记一件真正的大事我今天来,除了致谢,还想邀你到我府里作客”停了一停,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今晚我在府里宴请我的老师定一先生,想邀你作陪”

“定一先生?就是安李穆?”商成惊讶地问

陈璞点点头定一先生名满天下,商成肯定也有所耳闻,所以她并不觉得惊奇

商成笑起来,说:“我刚才还见过他”他就把在太白楼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说,“就是你今天不来邀约我,说不定我改天也要去找他”

“你找定一先生有什么事?”陈璞好奇地问难不成商成还有算术或者天上的问要向定一先生请教?她可不相信

“找他打听一个人”

“打听谁?”

“田青山这个人,你听说过没有?”商成问道他那年在燕州的一家书肆里买过一本《青山稿》,虽然不久就把书给弄丢了,但里面的很多章段落都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教人有种耳目一的感觉在他看来,尽管《青山稿》里的许多观点与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相左右,也没有彻底地脱出时代的局限,可毫无疑问,它们都透露出很强的前瞻性,也具备一定的指导性,某些想法甚至具有现实的执行性他当时很想结识这本书的作者田青山,可惜一直没能如愿以偿后来他的事情渐渐繁多起来,每天忙忙碌碌的,就很难再记起这桩事;久而久之,他都快把田青山与《青山稿》忘到脑后了要不是今天偶然在太白楼里遇见李穆,又从李穆联想到那一晚济南王曾经提起过田青山,说不定就真的忘了……

陈璞听商成说完《青山稿》这一段不算陈年的旧事,就说:“青山今天晚上也在的你可以随便请教书本上的问题”又笑吟吟地说道,“我那里就有《青山稿》,回头送你一本,还可以教青山帮你在书上题个名”

题名不题名的,商成不大在乎;请教什么的是说不上他只是单纯地想结识一下这个人他想,一个能跳出时代的局限把眼光放到那么广阔的天地的人,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能与这样的人结识,至少也能开阔自己的眼界与思想

现在已经快到申正时牌,说不定客人都已经到了她府上好在她姐南阳也在她的府里,倒是不用担心客人上门主人却偏偏不在家的尴尬事既然商成答应出席作陪,陈璞和他就不再耽搁了,便带着两三个侍卫一道去陈璞的沙公主府

应伯府在内城的西北,陈璞的公主府邸却在内城的东北角,走城外要绕过内外苑和大庆宫,不仅路途比向南绕过皇城再转向东北多出两三倍,道路还不好,所以两个人就走的内城

路过大理寺少卿彭渠的府邸时,陈璞突然说起一件事她问商成:“今天是户诵,早上崇政殿大朝时发生的事,你听说没有?”

商成摇了摇头他有点莫名其妙他的熟人里就只有真芗和薛寻能参加户诵大朝,却各自有事难得碰面一回;自己又在“养病”,能去哪里打听朝堂上的事?何况他还是军中将领,跑去官的事情里乱掺合,不是自己找没趣么?但他也留意到彭府已经摘了匾额,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33)闾右田岫(一)〗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