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4)亲事(上)(2/3)
是姑娘河不小的院落里还有棵桂花树,每到花开时节,金黄色的花朵缀满枝头,浓郁的香气隔着几条街都能熏醉人三间泥草屋是前年官上才出钱出工整饬过的,黄泥墙抹得既结实又滑脱,到现在都没看见一条道裂缝唉,可算让和尚拣到宝咧
在柳老柱领着几个小工给三间大屋都抹墙铺草修院门又把矮院墙也重垒砌一遍之后,老槐树巷里就多了一处簇的院落;它夹杂在周围一大片灰暗色调中,显得多少有些不调和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打这里路过,都会忍不住多打量几眼这个还没住人的院落,对着平展的地坝和刷着红漆的门窗发几声感慨,然后满脸艳羡地摇头离去有一些人凭着庄户人特有的狡黠和精明,开始或明或暗地和柳老柱攀交情,并且转弯抹角地打听一些他们关心的事情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一个事实:既然商成能在半年多时间就为自己营务下这样一处院落,那么他今后也许就不会只是个下力气的吃苦人,最差他也不会是个穷光蛋如今商成还在外面揽工,那么巴结他叔柳老柱,也同样会落下点好处
甚至有人家开始托媒,想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商成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家还不少据说这段时间柳家光媒约就收到好几封,口头提亲的人多,前后庄上的媒人几乎是脚跟脚地朝柳家跑老实巴交半辈子的柳老柱如今也算是霍家堡的一个人物,每当说媒的人找上柳家的门时,他都会努力地让枯树皮一般的脸上露出些笑容,然后矜持地告诉说媒的人:“这事得等他自己回来拿主意……”
这话是月儿教他说的,至于理由么……他虽然木讷嘴拙,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苯,事实上很多事情他都得比谁都清爽一一大丫这娃娃也中意商成咧
要是大丫和商能过在一起,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事情他很满意这桩事想来霍家也不会反对这门亲即便兄弟媳妇不愿意,他还可以豁去老脸去劝说现在唯一的忧虑就在商成身上一一万一这后生不肯呢?而且他从来没在商成那里听到到过这方面的想法,他现在还担着心病一一商成会不会在老家嘉州有门亲?
柳老柱思前想后,决定先不忙和霍家提这事,等商成回来问过他的想法再作打算
他因为自己做得很稳妥,却不知道这样做平白教别人多了许多担心
担心的人就是大丫每每看着媒人在柳家进进出出,大丫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和着急
到腊月里大丫就该满十六了按乡里的习俗,她这个年龄的女子早就该出嫁了,这两年里也不断有人上门提亲做媒,只是她娘看不上那些人的家世出身,这才一直耽搁到现在看着身边一起大的姐妹们陆陆续续都成了亲嫁了人,有的还养上了娃娃,她就暗暗盼望着自己也能有那么一天但是集镇上那些大胆朝她丢眼神说酸话的后生她一个都看不眼,媒人介绍的也不能让她满意,直到商成这个怪模怪样的“和尚”陡然间来到她面前……
她第一眼瞧见商成,立刻就喜欢上他一一他多帅气呀看他那宽宽的额头,浓黑的眉毛,挺拔的鼻梁……呀这集镇连周围十里八乡,没一个后生能比得上他只可惜他是个和尚……这事令她痛苦了好半天
但他很快就不再做“和尚”了虽然她知道这和尚的身份本来就是假的,可她还是因此而高兴了好几天
再以后……她精心缝了个荷包,在荷包的两面都绣了个“商”字,然后大大方方地把荷包送给他他收下了荷包,这实际上就代表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心意,然后她就一面憧憬着今后的幸福日子,一面耐心地等着他上门提亲可左等不见人,右等也不见人,一直到他去了渠州,还是没有媒人上门她心里愁苦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明明满心腔子都是话,却偏偏找不到个人诉说这个时候她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莲儿,然后她就找个由头独自去了姥姥家但是在李家庄的遭遇让她痛苦一一她在莲儿姐家里看见了自己送他的荷包她当时还以为他一点都不珍惜自己,还因此恼恨了他好些天一一你就是看不上我,也不能把我送的荷包再送别人
再以后她就在县城里遇上他
那时她才知道,他其实不知道“送荷包”代表着什么她马上在心里替他找了个很好的理由:他是个南方人,肯定不知晓这方的乡俗而且她还确定,他心里其实也是中意自己的,因为他毫不犹豫就把房契和钥匙都交到自己手里一一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他不可能不知道
原本她以为她娘会反对这桩亲事,因为她娘总认为,既然她爹是个秀才而且很有希望考上举人,那么她的夫婿也不能是个白丁所以当她娘来城里接她回家时,她就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了母亲她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母亲只是稍微楞怔了一下,就把东西接过去了那一刹那,她心里高兴得就象有头小鹿在嘣嘣乱跳一一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母亲已经同意了这桩亲事
娘认可了就是她的爹娘都认可了,这桩亲事也就差不多成了一一只差他请个辈上门说亲了她甚至已经把他请来提亲的辈都想好了一一只能是柱子叔
现在,所有的烦心事都解决了,就等他回来了
大丫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南郑和屹县离得并不远,一百八十里山路,三五天就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34)亲事(上)〗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