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2)仲山的家事(上)(1/2)

虽然月儿和盼儿再三挽留,可杨豆儿牵挂着家里的事情,坐了没多时候就走了

她回到城西雁凫镇边上的家院时,天色已经麻乌了,天空中还飘起了星星点点的小雪花

这是她和仲山在冬至过后才置办下来的家业在这之前,她一直在城里赁着半个小院子暂住家离雁凫还不到三里地庄子小,除开家里的四家佃户,另外就只有六户人家耕地也没有月儿说得那么多她倒是想在燕州城外买上十几垧地,问题是家里哪里有那么多的钱?为了买下破败的小庄子和四十多亩坡地,她几乎把家里所有的值钱东西都使上了,又找人借了一些钱帛,这才置办下这份家业也就是因为攒的那点家底都耗光了,所以前段时间连庄院都没办法整治好在有雁凫镇的勋田关家帮忙,一连忙了好几天,这才勉强能住人

本来,在庄院没有重整饬齐整之前,她是不该搬进来的但是她太喜欢这个家了,忍不住就过来了在她看来,家就该是这样的一一要有几进房,要有树,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地她想要的东西这里都有,在靠河滩还有一亩官上划拨的上等田地那是她男人的勋田

每回想到那一亩勋田,她的心头就涌起了一股自豪感这是她男人拿命挣来的家业这就是孙家在燕山的第一块根基,也是最牢固的根基无论是起了一半的墀头戗檐青砖门楼还是大门外石阶上的狻猊兽头石鼓,都让她充满了自信看看这门楼,看看这石鼓,再看看压着青砖帽的墙垣,谁都知道院墙后是个勋田世家;就算是偶尔抄近道赶着回军营的老军,望见这石鼓都不敢大声喧哗连带着佃户和庄里的几户自耕农和外庄人说话的声气都要大上几分,并且以孙家庄的人自诩;而且这个称谓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同

带着对未来的勋田老孙家的幸福憧憬,她就象个女将军一样意气发地走下马车可惜天色已经晚了,庄户人早就吃过夜饭上炕歇息了,旁边根本就没有人来仰望勋田孙家“老太太”的尊贵仪容,只有她留在家的一个丫鬟领着老门房在台阶下迎接她

冷清的场面让她意识到,这个家的一切都还停留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旁的不说,就是仆妇下人都没几个,除了早就有的门房和车夫,就只有在屹县就跟着她的两个丫鬟家里也该雇点人手了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她今天进城的主要目的就去通过牙行聘请管家和帐房,等他们来了之后,就可以帮着自己出点主意,看怎么能把家事营务得好

她很快就从留在家里的丫鬟那里听说,老爷晌午前就回来了

她嘱咐两个丫鬟把从月儿那里借来的一百千铜钱搬进屋,自己在滴水檐下跺了跺脚上的土,就进了上房

仲山正趴在炕桌上写字,桌上摊着好几页纸,炕上还放着好几份卷宗和公,看她进来,就掀了围毡想起来帮她换衣服她说:“你忙你的,我自己来”

仲山也就没动弹他伸着笔在砚台里撇着墨汁,笑着说:“我估摸着小姐和大小姐要留你歇一宿的一一你怎么就回来了?”

豆儿把狐皮头兜还有裘衣都解下来,拿到屋外抖了抖,回到屋里偏腿坐在炕沿上,拿张干毛巾蘸着帽子和裘衣上残留的水滴,说:“她们是让留的我不想留……”

仲山笑了笑他知道婆娘的那点心思,她一心一意想的都是怎么让孙家开枝散叶变得家大业大在这一点上,他们两口子心意相通不过,真想让这个变得树大根深的话,光靠她领着两个丫鬟肯定不成;即便家里再添点人手也做不到……他没说话,而是低下头继续写公

豆儿把油灯挑得亮一些,深情地看着丈夫,等仲山停下笔若有所思的时候,她才问道:“你不是说要到年前才回来的么,怎么这就回了?这才去了几天……”

“回来办点事”

豆儿早已经习惯了丈夫这种含混模糊的话但凡牵扯到军务上的事情,他一般都不会说得太详细她把裘衣上的水渍擦干净,然后小心地把它们收起来

这时候两个丫鬟抬着个大口袋进来了看她们吃力的模样,仲山就知道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他皱起眉头问道:“你又去找月儿小姐借钱了?”

“嗯”豆儿点了下头,过去把钱柜打开,帮着两个丫鬟把口袋抬起来,哗哗啷啷的铜钱碰撞声在屋子里回荡了半天才停息下去

“……这回借了多少?”

豆儿使劲抖了抖口袋,把口袋里最后的两个小钱也摇出来,合上柜子落了锁,这才拍着手说:“一百千我问过,咱们地里的那面坡只要六十五贯就能买下来……”

仲山瞪着自己的婆娘,半天才说:“你买那面坡做什么?那坡上都是石头,留不住土,没法种庄稼种树都不成”

“种不成就种不成管它哩”豆儿把钱柜钥匙锁进自己的首饰匣里,转过身很豪气地说,“只要它姓孙就成”

仲山咂了一下嘴,把涌到嘴边的粗话又咽回去这个时候千万别和婆娘争论,再蠢的事情她也总是有几百个好理由;这是他成亲之后得到的最大也是最深刻的教训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提醒说:“咱们现在可是借了大将军不少钱了……”

“才四百多贯又不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12)仲山的家事(上)〗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