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1)方向(下一)(2/3)

此大的规模布置,事前肯定筹划不止一天两天,要的就是一口把左路军全吞进去他们既然在东西北三面都撒下口袋,怎么可能再放咱们一条生路?南边肯定有重兵也许双马滩的魏爨也完了”

“那,咱们向东呢?”王义的话刚刚出口,他自己也觉得这问题问得荒唐前面就是突竭茨刚刚过去的几万主力,就是不动手,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把自己这千把人全淹死“我是说,咱们先过阿勒古河,在右岸待机一一这样至少比压在大营和阿勒古之间这狭小的一块地方强”

韦将军仔细地观察着地图,良久缓缓点头说道:“这是个好主意”

一个挤在人群里的骠骑军校尉说道:“渡河地点还有千把敌人守着其中一半是大帐兵”

有人接口说道:“咱们刚刚打垮的那股敌人肯定不会作罢,还会卷土重来,他们要想吃掉咱们,一定会去渡河点调集兵力,所以现在那里不会再有那么多突竭茨兵”

也有人说:“那可不一定突竭茨人又不傻,还能不知道只要守住渡河浅滩,除非咱们舍得耗人命硬攻,不然就要多走几十里路找别的地方过河?况且现在上游下游的渡河点多半都在突竭茨人手里……”

前一人反唇相讥:“那按你的说法,反正咱们都得硬打,不如现在就打?”

“我可没这样说过我只是说,突竭茨人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那咱们就向南就算没有中途没有魏爨接应,只要咱们警醒点,也不是不可能回到燕山”

“这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是要确保万全从这里到燕山五六百里地,这一路上的粮草、给养、军械、路线、组织、调度……还要考虑到沿途遇敌接战这些都得有个周详的计划”

“粮食可以就地解决……”

“其他的呢?也就地解决?要是解决不了,又该怎么办?”

围在行军舆图周匝的人,除了韦冉两位将军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左路军各部的幕僚参谋之类的军官,亲自披挂上阵指挥战斗不一定在行,纸上谈兵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此刻围绕着向南还是向东的问题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浅见”“愚见”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群情滔滔众说纷纭,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红眼睛绿眉毛地比试谁的嗓门大,声音高真正统兵打仗的几个军官都被排挤到人群之外沐和两个骠骑军校尉的勋衔职务都低,这种情况下别说插嘴说话,就是地图边都没有他们站的位置,只好立在人群外相视苦笑商成却对身边的争吵置若罔闻,依旧蹲在草地上,双眼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地图,目光顺着阿勒古河上游方向,向北一路逡巡忽然一抬头,便看见隔舆图对面的陈柱国也是单膝点地半蹲着纹丝不动她微低着头,耷着眼帘,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似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若罔闻;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这个女柱国跑来草原上,到底是干什么的?商成心里忽然有些好奇但是他很快就把这心思甩到脑后,重把精力集中在地图上虽然简陋的舆图实在没法提供太多有用的消息,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看参谋们闹得有些不象话,王义站起来把手一挥,冷着面孔说道:“不许吵一个一个地说”他是从四品的明威将军,实际上就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一句“不许吵”,立刻就让众人安静下来他眼睛里掠过一抹满意的神色,伫立了那么一刹那,才再蹲下来,问道:“临德将军,你觉得咱们是向南便宜,还是向东有机会?”

临德是冉将军的字这是个五短身材的中年汉子,约莫四十多岁,却是一脸的老相,不仅两鬓班白,额头也爬着一个展不开的“川”字他没有血色的薄嘴唇随时都绷得极紧,嘴角向下耷拉着,几乎不怎么说话;两道深深的苦命纹就象刀刻在他脸上一样此人很早就已经官居军司马,早年间打过突竭茨,打过乌铎,也打过罗,胜多负少,也是一员大将;可东元十三年因为他救援迟缓,致使渤海治下两个县城被罗人一把火烧成白地,还掠走三千多人口,渤海提督奏请兵部下了他差使,从此赋闲在家隔一年,他又莫名其妙地扯进一桩案子里,下进牢狱一关就是五年,差点没把命送掉直到去年燕山设行营,他才被人记起重保荐出来不过他出来也没能官复原职,只在行营里做个参赞他是经历大难跌倒了再爬起来的人,平日里最是谨慎小心,除了上头吩咐交代下来的事务以外,半句多余的话都不肯说,一个多余的字也不会吐,如今听王义点到自己的名,踌躇了一下,才枯皱着眉头缓缓说道:“禀将军:我仔细思量参酌,倒是有了一个小小的主意,只是细致微妙处还没思虑清楚,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集思方可广益,你只管说就是了”

“那我就把我的想法说说,大家一起商量”冉临德耷拉着眉眼,也不看任何人,盯着舆图说道,“咱们不向南,因为那边的情形咱们不清楚,绝不能蹈危涉险;也不向西,因为那边可能会遭遇大队突竭茨的骑兵,去路茫茫祸福难料;不能向东,因为向东不可能得到粮食补给一一东边咱们梳理过一遍,突竭茨人现在过去还会再打一遍,草原人死的死逃的逃,咱们的粮食肯定得不到补充,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21)方向(下一)〗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