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新民蒙学堂(2/2)

每个池子里的都不同。污水流入院子后,流出来的就是没有没有杂物的黄黄的,浑浊的水,慢慢灌满一级,然后向下一级流淌。到了第二级已经不臭了。第级的水面很大,没有那么快时间灌满,里面只喂了一些鱼。

从一级处理池,用栏杆隔开,里面确实有一股臭味,但是隔了好几排冬青树,不是走近,几乎闻不到。从第二季开始都是开放的。那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从前李村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百多个孩子走出来,走近了新堂。不过对于占地两百多亩,拥有三个庞大建筑物的校来说,这一百多人少的可怜。不过校里有了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还有下课时的嬉闹声。

校是封闭的。

校的告示说,春节过后才开。七岁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报名,费免费,校给生置办书籍和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每年两套校服,均是免费。但是生吃饭的粮食要家自备,校一日三餐,粮食数量有一个表,每个年龄段不同,但是也挺多的。穷人家还真的交不起。不过穷人家如果真的交不起粮食,可以向校提出申请,由张家出粮,但是需要和张家堡农院签订契约,听从农院安排。如成绩优良,经过考试可转入农院继续习。

生除了每月一次休假,不允许出校门。制五年,五年后可以考别的堂。

校采取新式教,需要参加劳动和军师训练,家不得干预。如不能接受,可以退。校组织的劳动和训练如有报酬,校如实发放,内容和每个生的报酬张榜公布。

张榜的第一天,很多穷人就把孩子送到了校,校说现在还有一个多月,进了堂就要多呆一个月。

但是这些家只想孩子能够吃饱大,别的顾不得了。来的多是男孩,袁芳是新堂的校,一再对家说家里的女孩也可以送过来。张家的女孩子尊贵,比男孩子还要尊贵。张大人对张夫人的态度就知道了。

这样女孩子才慢慢多起来。可惜的是,数量只有男孩子的三分之一,因为女孩子很多家里是用来卖钱的。

云龙新堂建成,辛宝久却调往省城,没有来。朝廷颁布新官制,汉口轮船、电线、邮政筹建专门的部门,辛宝久去了邮政,县令暂缺,由守备营刘管带代理。

新任不久的县尉和几个有实力的主薄都去打通关节。自然也就没人管张春。张春也不去凑这个热闹。新官制的颁布,代表着守旧派的胜利,大权集中在了满人手中,袁世凯要倒霉了。光绪帝的命也到了尽头。只是老佛爷就没想过,光绪死了,她还能活吗?

顾明等人听了张春的“闲聊”,一个个沉默不语。

云龙蒙堂正式取名为新民蒙堂,同时张家岭农院也改名为新民农院。名字是袁定国提议的,因为他经营的正是新民商行。大家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校名是丽质写的,因为大家都觉得丽质的字是这几个人中最好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农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新民蒙学堂〗地址https://wap.xbqg9.net/2/23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