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诱拐苏联(2/2)
改造成为一个渔港。中国也在帮助印第安人建立远洋船队。这是一只准海军力量,不过是以渔业的面貌出现。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大批中国的教育和技术军事人员进入西雅图。国土资源管理局建成一个个守护者营地。一些小城镇开始建设校和医院。校教的是印第安和中对比字。印第安语也在向汉语靠拢。
中国来的筑路机械帮助印第安重新规划和建设道路。重新配置工厂,建立工业体系。只是印第安人的教育程度太低,甚至连黑人都不如,所以工厂里大部分还是留下来的白人和黑人,中国人和印第安人数量不多。不过这种现象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而在逐渐改变。
老矛和几十个部落首领坐船到了东京,然后一起到了釜山,从釜山乘坐高速列车到安阳。
越往内地走,森林越茂密,各种动植物越多。农田和工厂掩映在森林之中,不时能够看到一栋大楼拔地而起。这些楼房非常高大,大部分都在山区。
华北平原上,由于黄河灌渠的关系,多了很多水稻田和一些池塘湖泊。一些牧民正在向北迁徙,他们在南方越冬,现在该回北方了。一群群马匹在草场上奔驰。这些牧人每一个都全副武装,他们的马群也非常健壮,速度很快。
牧人们在驱赶猛兽,巨大的獒犬追随着主人。
不过真要是被猛兽杀死了马,牧人们会上前割走最丰美的部分,只留一些残羹冷汁给猛兽。
一些农田里有围栏,农人们在里面耕作,有些小型机械在进行翻耕和施肥。
不过也有一些农田是没有围栏的。在里面劳作的女人们居然也满挂武器,这些零星的农田大部分都在森林之中。最奇特的是中国人种植的作物几乎都是很多种作物混杂在一起。平原上非常明显,一条条的作物成熟和收获季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绝大多数都有套种。一些湖泊边上还有弄人划着船在管理水生蔬菜。
安阳,一个古城正在修复,这将用来建设成为一个博物馆。这是殷朝古都,甲骨馆和青铜器馆已经建成。
老矛拿出了最古老的圣物,上面的字正是甲骨,记载着殷商后,迁移到北美洲的世系老的名字。在最前面的几个王,刚好与殷墟甲骨记载的世系合上,连字都是一样。
不过这些老们拿出来的圣物却不是同一时期的,最晚到了秦汉。只是字变迁已经差别很大。
字的演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简化,但是另一个却是繁化。中国的字基本上呈现简化的趋势,但是在殷商和周朝曾经做过字规范化的工作,比如周宣时的太史籀所书石鼓,实际上就是过早规范字,追求字的优美而造成了繁化的现象。这些人多半的商周王室成员,因为他们要在石鼓和青铜器上篆刻字。殷人迁徙到了北美后,曾经建立了庞大的王朝,沿袭了字繁化的传统。这导致字只能在王室中流传,而不能普及。结果越演越烈,形成了繁复得可怕的玛雅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呈现繁化的现象,一些老百姓还是使用了简化趋势的字,特别是北美后来又有人迁徙到了北美洲,带去了中土的字,这些字被认为是贱民和粗鄙的字,不是皇室正统而得不到承认。
可是这些字却在一些小部族流行,现在在一些小部族居住的石崖和洞穴里面还能看到简化趋势的字。目前西雅图的印第安字基本与中相通。所以当这些老们看到了中土字演变史的时候,倍感亲切。
梁思永也准备在西雅图建一个考古所,准备系统整理这些字。(……)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农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诱拐苏联〗地址https://wap.xbqg9.net/2/231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