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新镇(2/2)

的。所以,李家湾和绿源山的砖瓦厂重新升起了浓烟,随着雁门口到新民镇的道路修通,雁门口的水泥,仙女的钢材也用牛车拉了过来。那里大规模的生产不行,小型的生产能力已经具备了。

居民区建在校的后面,统一的排水系统与下水道相连。水塔建在垃圾处理场的上游,用的是南河水。水泵是兵器局专门为水塔制造的。处理厂的沼气发生站和发电装置还在运行,供应卫生所和水塔够了。其它地方不行,要等到城市系统逐渐完善后,发电量才能逐渐恢复。

居民区的这些房子张春也不是白送,郭华和曾思敏核算了成本价,富户们直接拿银两买,佃户们折算成粮食逐年偿还。

除了居民区,新民镇重新修建了警察局、镇公所、财税所,工商所。

以前的衙门被放弃了,自治董事会的房屋也全部拆除,恢复成绿地,和处理厂绿地连在一起。郭华她们到时候全部在镇公所办公。

以前的巡警队,变成了警察校。黄元平总算为巡警挽回了形象,在居民心中,警察和守备队的士兵一样,都是英雄。只是这些警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更加和颜悦色而已。

黄元平已经说了,今后的警察校只从小堂招收生。不是所有的生都能上新民农院的中,现在新民,雁门口,再加上白马三个乡镇。警察校再差,总不会没有生。

利民成衣厂以前的面积就够大,只是里面的设备太落后,而且也有棉纺和印染车间。与前李村纺织厂重复。

所以把前李村的纺织厂也搬到了新民镇。将棉纺、印染、成衣分开建设。利民成衣厂专门进行成衣生产。

两个厂子的女工们也到前李村进行集中培训,熟悉新的工艺流程。前李村的纺织厂改成完完全全的军用被服厂,她们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与洋人完全不同,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

其中防刺背心就是利用经过处理的纱线经过复杂的纺织工艺“编织”而成。多层结构,每一层丝线都不同,其中一层是拉细的铜丝和丝线缠绕在一起的。

这种背心在仙女剿匪中救了很多士兵的性命。

现在守备队士兵穿的军装,也是类似工艺纺织而成。纺织厂和化工所联合,处理棉线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序。不同效果的棉线有好几种。防水,保暖,透气等特性的纺织工艺已经很成熟。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农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章 新镇〗地址https://wap.xbqg9.net/2/231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