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灾情如火(2/3)
粗粝的酱色面孔,和一双被江水锈蚀的眼睛,当初杨凌见他经验十分丰富,所以力排众议,让他光荣地加入了公务员的队伍,此时他为杨凌解答道:“一定是来了海啸,这是海潮倒灌进长江,将江水逼回来造成的。”
杨凌不解地问道:“怎么。咱们这濑水跟长江还是相通的吗?”
“天下河流本都是相通的,咱们这里的濑水虽然说水量不大。但是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老河工耐心地解释道。
“海溢?怪不得水面上升得如此之快。”杨凌面色有些发白道:“老郑啊,咱们这大堤会不会有事?”
老郑就是那个老河工。闻言答道:“所幸现在不是汛期,水位原先低得很。去年又新修了大堤,应该能顶得住。而且咱们这一带还有太湖和长荡湖两个大湖,蓄水能力也比较好。”
“一定不能有失!”杨凌沉声道,古代一般都兼任境内河道总管,决堤如失土,最坏是可能要掉脑袋的,虽然杨凌没有掉脑袋的风险,但是杨凌也不想这里的人失去家园。
这时候溧阳的士绅们也终于坐不住了。联袂来到县衙,询问杨凌有什么应对措施没有?这些人的田产大多都是在河岸两侧最肥美的地上,因为取水灌溉十分方便,但是问题也来了,要淹也是第一个淹这些人的田产。
看着吵吵闹闹的士绅们,杨凌觉得脑袋都要炸了,最后终于忍不住敲了敲惊堂木,待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愕然地看着杨凌,杨凌这才咳嗽一声。对着这些人沉声问道:“吵!吵!吵!吵就能让雨停了吗?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史家作为士绅们的头脑,史涣当先站起来道:“大人说得有理,现在应该调集民夫们赶快加固河堤,防止出现决堤。”
杨凌为难道:“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徭役也不应当在这个时候征发,你们说怎么办?”
史涣急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濑水决堤的话。别说是春耕了,今年颗粒都无收啊。”
杨凌心中暗自冷笑。这些人正是当大爷当惯了,什么时候都只想着自己。徭役不想出,又想保住自己的田产,这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杨凌摇摇头道:“不行,春耕时节征发徭役是朝廷不允许的,我也不会这么干。”
“大人,不能再拖了啊!”所有的乡绅都急了,溧阳是他们的根,那些田产是他们的命根子,由不得他们不急。
“诸位稍安勿躁!”杨凌摆摆手道:“征发徭役我是不会干的,现在能想出的办法就是雇佣百姓了。”
“好吧!”众人无奈,杨凌要雇就雇吧,反正又不关他们什么事情。
杨凌扫了众人一眼,淡淡地说道:“各位,别忘了这件事情你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难道就不准备表示一下?”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杨凌是准备从他们口袋里掏钱粮,这些人以前白吃的午餐吃多了,有什么徭役也抽不到他们头上,这个时候自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
“那好!”杨凌说道:“既然众位都不肯出力,县衙的经费也有限,我也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别呀!”众人都急了,如果县衙不出面,这些人擅自征发民夫的话,杨凌说不定会给他们扣上一顶意图不轨的帽子,严家的前车之鉴可不远啊,可是没有了县衙,到头来他们自己雇佣,说不定花的钱还更多,不管怎么样,有县衙出面,还能拿到一个友情价,而且县衙也不可能不出钱的。
讨价还价的最后结果是县衙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全体乡绅们出,至于比例是多少,杨凌也就不过问了。虽然这钱出得不情不愿的,但是只要能保住今年的收成,就什么都值得了。
知县大人一声令下,溧阳县就有数千壮丁便被雇佣来了,虽然内心里有些不愿意,不过好在杨凌给他们工钱,还给他们包饭,这样一来,心里的意见就小了许多。这些临时雇佣的河工,没日没夜,背着各式各样的工具,顶风冒雨,在老郑的指挥下,艰难地将一袋袋泥沙、一筐筐石块运送到河堤之上。杨凌是一直坚守在堤上,指挥大家固堤。这些人见县老爷几天几夜不下堤,比什么鼓动都管用。为了保卫家园,那些不应劳役的百姓也自发前来,没日没夜地将江堤加高加厚。杨凌深感这些百姓的淳朴,对这些自发前来的百姓也给工钱和管饭。一天一结。这样一来,杨凌的官声在溧阳县好像坐火箭一样。扶摇直上,百姓们最是善良。什么官是好的,他们都一清二楚,面对杨凌这样的好官,这些百姓自然拥戴起来。
几天几夜没合眼,杨凌的眼里满是血丝,喉咙也喊得嘶哑了。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他井井有条的调度下,人手物资按需分配,使加固大堤的效率大大提高。洪水虽然凶猛。却始终无法奈何河堤。过了半个月,雨水终于停了下来,虽然满溢的河水看上去挺吓人的,但是终究没有突破牢固的河堤,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这也让杨凌松了一口气。
“老郑啊!”杨凌有气无力地靠在老郑的身上,过惯了好日子,这些天的日子简直就好像地狱生活一般,杨凌只是凭借着一股热血在勉力支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爬坑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六六章 灾情如火〗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