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闻挥戈(1/3)

帝都洛川位于孤阳城正南边,在中州第二防线以内,占地极广。作为三朝古都,洛川城被修缮很多次,每次修缮,都花费甚巨,劳民伤财。帝都的城墙高逾三丈,俱是用闻缺山脉开采的巨大青色条石修成,厚度接近两尺,端的是无坚不摧。

洛川周围的护城河引的是闻缺山余脉的水流,许多年来,挖了再挖,现下已经被拓宽至两丈有余,深达数十尺。它坐落在南阳郡与燕平郡的交接处,并非孤城。洛川的西边是一望无际的湿地,自云江南下的数不清的小河流在这片空地上蜿蜒环绕,最后都流入了岷川六郡,这才造成了岷川的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空地的最西边便是轩辕六城,扼守着大胤最西边的关卡。而帝都的东边则是丘陵起伏,连接至水帆城。

自打洛川南门而入,一条青石板街道可行十六匹马车,直通北门。城内道路洁净,纵横环绕,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皇宫位于帝都的东北角,方圆五十里,内有宫殿两百七十余座,建筑宏伟磅礴,气势非凡。金砖碧瓦,实乃一片皇家奢华气象。

宫墙内外两层,虽不似洛川城墙那般坚不可摧,却也是易守难攻的去处。皇宫有四座大门,分别是承天门、顺直门、西华门、玄武门。当年燕非就是在西华门外的石狮子下睡了一觉,而悟出了一门绝学来。事实上他武学的精进同西华门并无直接的关系,有关系的是宁国郡主李昭然本人而已。但仍有好事者将这一桥段编成说唱,在京城内广为流传。

自顺直门出来朝西不远有一条胡同,平常京城处处都是热闹非凡,做买卖的,江湖人士,醉酒的军士等等,招摇过市,不一而足。但惟独这条胡同中常年都是安静非常。

胡同口有军士值岗,注视着出入胡同的每一人。值岗的军士也不是一般人,都是皇家御用的锦衣卫。胡同中十几座高大的宅子鳞次栉比,端端坐落。朱漆的大门威严高耸,昭示着主人家不一般的身份。这些个宅子都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府宅,自然守备森严也是应该的。自古将相门前无闹市,说的便是这条胡同。

这条胡同的尽头有一座府宅,朱漆的大门,配着瑞兽门环。门环上铜漆斑驳,露出里面黑色的铁来。门上的牌匾上没有字,显得异常神秘。灯笼未挂,甚至连像样的瑞兽石刻都没有摆放一尊,看起来同周围府宅的光鲜亮丽有些格格不入,但凡是位高权重的大臣都知道,这府宅里的主人得罪不得,开罪不起。任你是一品大臣,皇亲国戚,若是开罪他来,只有乖乖等着受罚一条路可走。

尽管此间主人已然可以凌驾在大胤律法之上,但他平日清心寡欲,倒也不是到处惹事生非的主。所以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

今日有些奇怪,平日府宅大门都难得开一会儿的这座神秘的宅子此时府门大开,一干下人正在门口张罗着挂彩灯等一应装饰物品。门口也挂了块像样的牌匾,一个烫金的大寿字格外耀眼。原来是此间主人今日做寿罢。

但朝廷一应一品大臣的官轿都停在了门口,还有一些二品三品的大臣住得较远,但也在陆续赶来。

时值晌午,远远望去,胡同门口官轿赶集似地从外面进来。但那些从三品以下的官轿都被拦在胡同外面。锦衣卫一干人等个个面露神气,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大臣今日赶着来贺寿,但从三品以下的官员都因为官职太低被拦在了胡同外,送些礼品贺寿之语都得通过这些侍卫转达。

但这些平日看来威风凛凛的大臣却没有丝毫怨言,只因为那做寿的主人当得起这般待遇。李玄疏御驾亲征,留下太傅陆正清、丞相杨观、御林军统领李孝武三人监国。三人在半月前联名上书给千里开外的李玄疏,说是流风侯许开六十大寿在即,特向李玄疏请示。

许开在以前便同庄慈太后说过,生性喜静,不喜被打扰。但六十大寿非同一般,李玄疏当下写表同意,在朝廷大战,国库紧张之时还特批了一笔经费给三人,让三人好好操办流风侯的寿宴。许开拗不过,只得同意铺张一回。

三人领了圣旨,有经得许开的同意,自然是着力操办起来。但许开虽然住在这条胡同中,但最末一间府宅却甚是窄小,而他又不同意在别处摆这寿宴,所以三人商讨之后决定,从三品一下的官员可以贺寿,但届时开席时只能在胡同里摆上桌椅等。这有些像岷川六郡的风俗龙门阵一般。

恰巧今天阳光明媚,偶尔的微风中还带着一些料峭的寒意,但众大臣还是穿得喜气洋洋,从三品以下的官员的官轿都在胡同外候着,等候着开席。

晌午刚过,一阵密集的锣声响起,只见百十号家丁将原本就准备好的桌椅一溜烟儿摆了上来,直从胡同的尽头摆到了胡同的出口处。一众官员哪见过这阵势,倒是朝廷中有几个出自岷川六郡的官员见到这阵势倍感亲切,当下向周围的同僚解释起来。

待到桌椅摆上,自有家丁敲了三遍锣,放了爆竹等一应事物,这才领着众人入座。流风侯平素喜静,是以他府中家丁丫鬟都屈指可数。而今天这百十号家丁伺候着,大伙儿都知道,那是朝中几名当权大臣各自分派的。

平素朝中派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再闻挥戈〗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