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以气御器(1/2)

二月开春,淅淅沥沥的春雨绵绵不绝,滋养着一冬未润的土地。北方是下过大雪的,此时也印证了瑞雪兆丰年的那句老话。还没到春耕时分,地里埋了一冬的草已经疯长起来,被略带寒意的春雨一洗,越发显得绿油油起来。

初春带寒的雨还在下着,照理来说山林间的野兔田鼠等还应该窝在洞中,吃着去年秋末就储存好的干草等食物。但是奇怪的是,大胤平北元年的初春,自费城、襄城、咸城三城朝北和朝西的荒郊陌野之中,田鼠野兔在林间、草丛中到处乱窜,仿佛根本不惧怕初春阴雨中的寒冷。而且,这些野兔田鼠在外面窜一整天也不归巢,不是被雄鹰抓走,就是中了猎人下的绊子,在陷阱中苦苦挣扎,渐渐断气。

此时距离费城西边一百多里外的山野之间,一队士兵每人都拿着一个牛皮袋子,里面装满了黑乎乎的药丸。士兵人数有一营左右,相距间隔非常远,所以将线路拉得很长。

袋子里的药丸虽然看起来有些丑陋,同干了一半的牛粪没有太大的区别,却散发着一股浓烈的,似酒非酒的香气。

愣子自从报信有功之后,也被提升为队长,领导着十来个兵士,也算是祖坟上冒青烟,当上官,吃上俸禄了。虽然当兵有军饷,但有时也不一定,听说以前当兵的碰上国库空虚时,死了连名字都没一个,几千几万人埋在一个坑里,立一块木碑便算完事了。但当官的俸禄不同,那是朝廷的脸面。所以一般情况下,朝廷宁可拖欠军饷,也不可拖欠官员的俸禄。特别是地方官员的俸禄。

曾经就有这么一出,陈朝中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因为朝廷拖欠燕平郡阳畦县地方官员的俸禄。不出十天,谣言四起,说国库空虚,陈朝气数已尽,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起了。接着就有本想造事者借着谣言,请了个教书先生写了首童谣:贪官巨,至天子,国库虚,百姓离,陈朝尽,新朝起,观龙气,出阳畦。

阳畦县令吴淙溪揭竿而起,各地响应者云集,最后竟然聚大军十三万之众,三个月间横扫北原,河池,东海三郡,眼看就要兵临帝都城下了。但陈朝满朝文武也不全是废人,陈穆宗听人举荐,启用白翦为将,终于平息了叛乱,史称‘阳畦起义’。

虽然叛乱是平了,却让陈朝原本飘摇的固国根基雪上加霜,自此走上了下坡路,渐渐衰败。所以大胤的开国先帝建英帝李琼吸取了这一教训,万不可拖欠朝廷官员的俸禄。

愣子又朝西边走了两三里地,撒了一把牛皮口袋中的药丸,看着满山奔走的窝了一冬的肥硕野兔,却又不能猎来打牙祭,心中小小的憋屈了一阵。不过他又立马想到自己已经是大胤朝吃皇粮的军官了,脸上原本愣愣的表情一瞬间笑得极为开心。

一声鹰嗥,一只野兔被锐利的鹰爪勾透了身躯,刹那间拔地而起,直入云霄。愣子抬头看着那只野兔,还兀自在鹰爪之下垂死挣扎。渐渐地,鹰和兔都变成了天边的一个细点,直到再也看不见。

他心中不禁佩服起秦老将军来,若说大胤军中不是没有神箭手,只是漠北的雄鹰不仅飞的高,而且飞得急。就算真有神箭手能间天上的雄鹰射下来,大胤也找不到如此好的木料做弓弦。传闻那个自云江漂流而下三天两夜来费城报信的龙阳倒是有如此一把神弓,只是自己没见过罢。

得亏秦老将军想到了如此绝妙办法,这才部署放药丸几天的功夫,天上那扁毛畜生明显少了许多了。

他的腰间另外一边挂着一个酒囊,里面装的可是好东西,纯於部的三冻酒,虽然兑过水,但喝起来还是有滋有味的。他解下酒囊,缓缓地喝了一口。酒液滑过喉咙,冰凉如刀刮。却在片刻之后,一股燃烧的火焰自胸中燃起,瞬间烧遍了全身,逼出了些细细地汗珠,全身舒泰得很。

若说军中有这般好酒还得多亏了李宗哲将军那八万大军。虽然右路军孔方和张青的水师共计三万人马被苏门武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吞。但李宗哲部也没闲着,八万人两天一夜不间断地攻打襄城,纵使那守城的五千漠北人是杀不疲的机器,也终究没能守得住。最后只剩下一百余骑护着他们的将军逃走,而漠北人留在襄城的两百多坛三冻酒自然而然城了李宗哲的战利品,他特地分了一百坛出来,送进费城。

天子不喜饮烈酒,所以这酒自然而然落入了费城的军营之中,他愣子探军情有功,这才得了一些。舍不得喝,所以他又自兑了些水掺着喝。

满足地呼了一口气,正想找个地方躺躺,享受一下春日午后的阳光,却不料这荒郊野外响起了一呼喝声。声音从西边不远处的密林里传来,听声音好像只有一个人。

愣子疑惑而警惕,蹑手蹑脚地朝那密林的边缘处慢慢摸过去,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而且,右手此时已经按在了刀柄上,随时都可以拔刀。他虽然叫愣子,但人并不愣,只是长相有些愣头愣脑的,所以才得了这个外号。

这出树林远远看去葱葱郁郁,等走近了才发现,树木之间长得颇为稀疏,阳光大片大片地透过树枝树叶,照着树木间的花花草草。他象征性地边走还边随手撒了几颗药丸,留下了一地似酒非酒的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以气御器〗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