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驯鹰千里(2/3)

行了两百余里,目前已经过了凤阳,一路上并未遭遇漠北人的军队。”

李玄疏揉了揉眼角,襄城被大军所围,苏门武信却丝毫没有派兵增援的意思,难道孔方和张青一部走的太快,已然和他遭遇了?若是如此,实乃大大的不妙。

他思索了一会儿道:“快将这份战报送与秦将军处,折子留下。以后若是还有什么传信的消息,先直接报于秦老将军处。”

侍卫领命退下。此时天边刚刚透出一丝曙光,生于黎明前的最黑暗处,格外耀眼。

辰时,孔方所部仍然没有消息传来,斥候已经派出去三拨了,却也如左路军一样,石沉大海。秦可籍心底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就算孔方所部遭遇了苏门武信的追风骑,那么张青的水师呢?莫不是也愚蠢到弃船登岸了?这边战况还未明朗,他怎敢下如此命令。

襄城的攻城战双方都很惨烈,李宗哲的八万大军分三拨轮流攻城,无奈漠北人一个个凶悍无匹,仿佛是战不疲的机器一般。纵然他们不懂得这攻城战的战法,但是却一直立在城墙头上,没有丝毫退却,注视着每一个企图登上城墙的士兵。

襄城的周围俱是一大片开阔地带,偶尔有几个突起的孤立的小山包,无奈山中树木早就被漠北人放火烧得精光,丝毫掩藏不了军队的行迹。昨晚天黑还好,李宗哲好歹借着这一优势玩了几手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战法。差一点就入了襄城了,却总在关键时候那守城将领有料事先机一般,增援堪堪到位,反而弄得李宗哲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天色已经大亮,这种敌我兵力悬殊的攻城战也只有这般常规打法了。轮流攻城,让对方士兵没有喘息的机会。陛下虽然说过必要时候可以围而不攻,可是这才是北上的第一战,若是不把襄城拿下,他这个大将军也没有什么脸面回去交代了。

午时三刻,陆路派过去的斥候都没有了消息。水陆的快船总算回来了一艘,那驾船的士兵正是那日在水寨中接到轩辕尘飞和花英远的铁牛和愣子二人。

两人入了潜龙渡的港口,刚刚停稳船便被一对士兵驾上了马,一路驰骋朝费城秦可籍军议的地方奔去。

就在两人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军议要处,周围都或坐或站着大胤军中的高级将领。愣子看起来有些瑟瑟发抖,仿佛被这场面所震住了。但那铁牛却站在那,呼吸均匀,神色自若,不卑不亢。

秦川虽然没有资格参加军议,但陛下此时对他皇恩正盛,特地允许他在一边旁听。既然李玄疏都发话了,一干将士也不再好说什么。他依旧坐在左手边最末的那个位置,虽然只能看到铁牛的背影,却依旧对那个泰然自若的身影心中有些暗赞。

秦可籍问过他们名号之后便让他们禀报军情。

那愣子说话仍然不太利索,倒是那铁牛,看上去粗大的汉子,说起话来却有条不紊::“启禀将军,我二人驾着快船沿着云江那道转弯处一路北上。其他地方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到了月放城城郊二十里左右的一处隐秘的港湾附近,发现我军水师大部分的船只都弃在此处,且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我二人不敢再往北行驶,自那处地方登了岸,通过足迹的辨认,小人敢断定我军水师就是从这里登的岸。那地方停船颇为隐秘,而且一上岸便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有利于军队的隐匿。”

秦可籍听到此话心里打了一阵鼓,莫非孔方的两万大军和张青的一万水师就这样被吃掉了?若真是这样,那苏门武信的追风骑不仅只能用骁勇来形容了,更多的是诡异。

正在此时,秦可籍的一个亲兵被外面的侍卫送了进来,说是有密报。

秦可籍看见那亲兵,精神一振,正是随同龙阳一同入太泽的许风。军议暂且歇息,秦可籍将许风领入后堂,听他将这些天的遭遇大致的说了一遍。

原来那晚龙阳一众遭遇狼群,且那头狼被他重创逃走之后。他们五十一人的小队也有十几个受了伤的。还有两个兄弟当场就丧身狼嘴的。

由于有了受伤的兄弟,所以他们一行人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过了几日,由于我们的速度慢了下来,将军派的后援部队的斥候跟我们联系上了。两部人马刚刚汇合之时,不料苏门智仁的军队从天二降,虽然人数不多,却感觉他们知道我们的具体动向一般,颇有以逸待劳的态势。

双方在太泽的一个小山谷中打了一战。由于那里地形太过复杂,使什么战术都不好用,所以只好各自为战,拼的就是勇力和武功了。

那一战后,龙阳说要往费城派斥候报信,还特地点了我。我想,男儿上阵杀敌,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岂能临阵退缩。

不料龙阳给了此封密信,说这里面写的东西事关重大,他不信任别人,只交给我来办。说着,双手呈上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密信来。关于许风自太泽山如何寻找龙阳一路刻下的记号,风雨兼程回到费城云云,此处略过不提。

秦可籍掏出匕首,刮掉上头的火漆,里面的信折得很工整,却依稀看见那张信纸角上的斑斑血迹。大胤制纸一途不甚发达,所以纸这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驯鹰千里〗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