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北渡费城(2/3)
。目的是阻扰监视苏门烈真率领的本部大军。而右路军五万人马则同水师水陆并进,在云江这个口袋形状的转弯处迂回前进,向费城的襄城和咸城靠拢,行军在密林之间,步步为营。
中路二十五万大军原地待命,驻防在费城。原本因为目睹苏门武信率追风骑在费城北郊和大胤号称的精锐作过战而低迷的士气又渐渐回升。费城百姓的生活因为二十几万大军的到来也发生了些许改变。原本向东边和南边逃难的人渐渐少了,没有人再去冒着充军的危险偷偷渡江,毕竟,大胤的天子还在费城呢?
不得不说李玄疏是位很出色的君主,笼络人心确实很有一套。如今整个费城,上至军营,下至街头巷尾,茶社、酒肆、甚至连青楼之中,众人都在谈及这位当朝天子云江誓师的英姿。
惠风和煦,春意已然悄悄蔓延大江南北,在原本枯老的树枝上点缀出了一些新绿。费城的人心由于李玄疏的御驾亲征算是稳定了下来。潜龙渡身后的燕南平原也人心渐趋安稳。毕竟大家还是不相信漠北人能过云江,能打到这燕南平原来。
这是过江的第二日,李玄疏理所当然地住进了费城最好的帅府。这座临时腾出来的别院本是燕家的产业,在这费城算是第一宅了。九曲回转,颇有几分皇宫别院的味道。
但是军议的地方却放在了费城视野最为开阔的观星台上。费城作为北方要城,大胤北边的门户,虽是战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却也是商贾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观星之术源漠北,繁于中州,历代不少观星名家都有这过人的军事才能。譬如颜秋,譬如萧子元等。、
然而费城的观星台根据记载大约是六百年前,由旁韦白主持修筑,高九丈,底座围长三十六丈。由西麒郡开采来的条形雨青石建造,台身四周密密麻麻地雕刻着观星所用的深奥方式,乃是旁韦白一生观星的成就总结。自第一层开始,由下而上,由易入难。而观星台的最高处飞星阁中刻着一道举世无双的方式,名曰:子午中平神数。传说若是能解此题,便是日月星辰变幻莫测,也能了然于胸,辨凶趋吉,无所不能。
平北元年正月二十九日,阳光一如既往地扫荡着残余的寒气。飞星阁中李玄疏靠着栏杆边上极目眺望,九丈的高度,有很大的风吹过,吹得李玄疏的龙袍猎猎作响。若此时从观星台底向上望去,恰如一面明黄的旌旗,迎风招展。
目之所及处,襄城和咸城的城墙如同北方天幕下地平线上的一线突起,处在月放城和费城之间的要道,扼守着费城北上的咽喉。
而此时飞星阁的内处,一个仙骨清奇的道人手执流苏浮尘,面容微锁,盯着一方时刻出神。那时刻棋盘大小,很突兀的放置在飞星阁的西北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正是旁韦白的:子午中平神数。两个内侍垂首恭敬地立在阁楼的门前,随时听候差遣。
一阵风过,吹得有些低了,卷起了天边旷野中的些许沙尘,淡淡地,却遮住了原本就有些模糊的那线突起。李玄疏一时间竟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回头看着同虚道人专注的眼神,微微蹙了蹙眉道:“上仙观这子午中平神数的方式可有收获?”
自陈朝开始,中州便民风开放,对于宗教流派的政策就是只要不煽动民众同朝廷对立的,基本上都保持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态度。一时间百教兴旺,教派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道教在陈朝末年,李琼起兵之时立过大功,所以是当世最大的宗教流派。对于道家悟道有成只人,“上仙”乃是一种敬称,并不是指得道飞升的仙人。
同虚道人从沉思中醒来,仰天长叹了一声道:“旁中正真乃神人也。光凭此子午中平神数一题,便能算尽天下机缘。贫道才疏学浅,恐怕天年之内,都无法解开这道题的十之二三。”
李玄疏道:“上仙过谦了,朕也自认学识过人,纳甲之学也曾读过许多孤本绝本。却不曾想对于这子午中平神数一式完全不知其中所云何物。”
同虚道人唱了声天尊道:“陛下所言贫道不甚认同。陛下乃九五之尊,真命天子。天下机缘都尽在你的一言一行之中,易术所求乃一个变字。依贫道看来,这子午中平神数或许能算尽天时地利,却终究还是算不了一事。那便是人心。”
李玄疏闻言若有所思道:“上仙道法精深,受教了。”
当一个当朝天子以学生的态度对待一个乡野道人,这乃是莫大的荣幸了,同虚道人不是不知进退之人,当下竖掌道:“陛下折杀贫道了,贫道本是一介匹夫,当不起一个‘教’字。倒是陛下雄才大略,这千里为援的战术,或许是有些冒险。但是此举若成,那便是万世之功。只是贫道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玄疏道:“上仙但说无妨。”
同虚又唱了句天尊才道:“陛下虽雄才大略,虽古人说‘一将功成万古枯’,但贫道还是希望陛下能少做杀戮,上兵伐谋,战是为不战。秦川有帅才之相,但我观其眉宇间,杀气浓重而内敛,若此人拜将入相,怕是天下的浩劫。”
秦川和一干将士在观星台底,静静地等着李玄疏的宣召军议。他仰着头看着那观星台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四章 北渡费城〗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