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四十九章 演武伊始(1/2)

若说,十年寒窗,只为功名在手。那么,演武大会的盛况,便是武者取得身份的象征。每一届的演武大会,都会记载十五个名额,在史书中,流传千古。

八月十五,艳阳高照。洛川的气候有些闷热,巢湖上微湿的空气被挡在闻缺山以南,吹不到洛川的城墙。

这是一片很大的空地,白色的营帐,木质的栅栏。演武大会的擂台被设在了城郊的军营之中,刀枪林立,铠甲整齐的军士已然将这片地方戒严。一种沉闷的威压,来自龙骧、凤翔等军队。

虽然来此的大多是武者,可是,千军万马,他们如何不惧?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一个人。那个人把江山踩在脚下,纳入胸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龙颜一怒,立判生死。

九座擂台,高高筑起。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

校场的拜将台此时被收拾开来,搭起了一道明黄色的屏障,李玄疏一身华丽,正坐在拜将台上,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悲。

流风侯许开,也难得在演武大会上亮相。只因他六十大寿时曾说过,要在演武大会上挑一位少年,作为自己衣钵的继承人。

那九座擂台围成圈的中央,此时摆着一张供桌,上面瓜果三牲,一应俱全。红毯从拜将台一直铺到那供桌之下,长长的一条,触目惊心。

此次参加演武大会的人,三组,共计三百七十二人。由此可见,大胤武风盛行的程度。他们都坐在各自被划定好的区域内,静静等待着。

一目扫去,不乏见到其中眼神精芒闪动的高手。看来今届演武大会,必然精彩至极了。秦川坐在人群当中,花英远、轩辕尘飞以及燕非等人皆在左右。众人互相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只是秦川看燕非的神色,却显得不怎么和善了。

李公公躬身站在李玄疏身侧,看了看天色,朝着他拜了拜道:“陛下,吉时已到,可以开始了。”

李玄疏点了点头,李公公自朝场中挥了挥手。

“咚”

“咚”

“咚咚……”

鼓声响起,自九座擂台上。风高声自远,那雄浑的鼓声,仿佛来自远古战争的伊始,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个人。

号角声激昂,先是一声低低地,仿佛在鼓声中挣扎一般的声音。继而,那个声音在三两遍之后,越发高亢起来,竟有穿云度日的威势来。

李玄疏一身华服,胸前背后,俱都纹绣着五爪金龙。明黄的缎子,金色的龙,白色的是云,蓝色的是天。

他带着朝冠,珠帘微垂,遮住了他些许面容。珠帘的背后,是一张,沉静,而自信的脸。他脚下穿的是传统祭天的木履,走在红毯之上,没发出丁点声音。

九座擂台的中间,那张巨大的供桌之上,已然点燃了三根巨大的香。青烟袅绕,在这没有什么风的日子里,一线直上。

李玄疏走到供桌前,地上摆着三个蒲团,外面包了明黄色的丝绢。他走上前去,自有内侍递过来三支点燃的香。

李玄疏接过燃烧的香,平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躬身三次,将香插入了供桌上的鼎中。

钟声响起,鼓乐齐鸣。

李公公扯着他那公鸭般的嗓子喊道:“宰牛犊,点天灯。”

顷刻间,便有八个力士,分作两个方向而来。东南四个人,抬着一只半大的牛犊走上前来。那牛犊虽然被绳子捆了几匝,但四蹄还兀自抖动挣扎着。

西北那四个壮汉则抬着一口巨大的缸,缸中装满了灯油,一根巨大的灯芯竖起在缸中,颇为壮观。

东南角的四个力士将牛犊抬到了指定的地点,其中一人松开了牛犊的左蹄,从腰中摸出了一把明晃晃的杀牛刀来。地上放着一个木盆,想是准备用来接牛犊的血。

秦川只在九叶城见过府尹祭天时的场景,哪里比的上皇家祭祀的大场面。

刀,刺入了喉咙,那牛犊发出了一声惨叫,鲜血瞬时喷涌而出,洒满了那持刀壮汉的一身。

刺溜一声,却是那根巨大的灯芯被点燃,刹那间窜起了老高的火苗来。

钟声停了,鼓乐渐渐急了。

在场的众人,除了那八个壮汉之外,其余人等,都站起身来,随着李玄疏跪倒在蒲团之上,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由于相隔较远,众人并未听清楚李玄疏口中在念念叨叨些什么,想来都是保佑大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话语。

三拜之后,他又站起身来。复又跪在了左边的一个蒲团之上,复又三拜。原来,供桌中央是天地之位,左边是诸般神明之位,而右边则放着祖先之位。

天子祭天之时,当行三跪九拜之礼。

一跪天地,再拜神明,最后再给祖先叩头。

终于,礼毕,李玄疏也念念叨叨地说完了。众人起身,那木盆接了满满一盆牛血,分外猩红。

李玄疏又沿着红毯走回了拜将台上,端端坐下。

礼部尚书顾卿此时手持玉简,登上了一座高高的擂台,宣读了陛下的圣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章四十九章 演武伊始〗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