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事两难(1/2)
在燕南平原的最南方,闻缺山的最北端,孤阳城南之三百余里,有一座城池。这座城在中州的土地上已经屹立了好几百年。它看起来虽然孤傲,但却脚踩闻缺,如同踩在一条巨龙的背上一般。
这座城池是大轩朝时修筑的,先后四百余年,历经了七个朝代,一直是中州正统的象征。整座城池按照捆龙索的形状修筑,牢牢地套着闻缺山脉这条巨龙。先后被七个朝代重新拓宽翻修,如今已然达到了纵横百里的规模,大胤的户部统计过,如今洛川的人口已然达到了百万,说它是天下第一大城也丝毫不为过。
平北元年四月十七日,今日从清早开始,整个费城由南至北的道路都被军士戒严了。皇上派出了凤翔、神策两军尽数出动,将街道上站得满了。告示前天便发了,今日秦可籍将军带领一众将士凯旋归来,陛下出迎十里。
辰时时分,金乐便从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响起。当先而出的是龙襄军数百人,俱都披着银亮的铠甲。大内侍卫身着特殊颜色的服饰紧跟其后。仪仗吹打着,不愧是皇家的仪仗队,吹打声都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最后便是十六人抬着的龙辇,上面有明黄的帷帐,高高竖起的帐顶。李玄疏端坐其上,带着龙冠,身着龙袍,神色威武。
跟在龙辇周围和后面的便是文武百官和一色的大内侍卫,当真是滴水不漏。
鼓乐从玄武门一路吹打而出,沿着北面的石板路,一路朝北门而去。事实上,秦可籍等人已然由昨日达到了距离洛川十里开外。按照大胤的规矩,武将入城,此时便要先行通报,待圣上下旨,方才能入城。而且随行兵马不得超过五百人。而这种天子出京十里相迎的场面,实乃是难得遇上一回。
是以虽然街道戒严,但还是有许多百姓为了一睹龙颜,都挤在了人墙外不远处。直到龙辇经过,方才跪下行礼,直呼“万岁”。
洛川有一条胡同,这条胡同口如皇宫一般,常年都有侍卫把手着,盯着每一个想进入的人。若是有人要想进去见某个人,必须先拜投名帖,由侍卫禀报家丁,家丁禀报管家,最后再由管家通报老爷。虽然麻烦,但住在这条胡同府宅里的人都当得起这份礼遇。这里都住着大胤的一品大臣,个个都身份显赫,地位不凡。
但今日,这胡同中所有府宅的主人都上朝了。除了这胡同最深处那座府宅的主人。
对于流风侯许开,外界传闻并不多,只知道他从东海踏波而来,带着一身的仙术,到中原之地来寻求有缘人度化。已然将他传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院子里,那片花圃被新开出来,种上了殷红的杜鹃,此时,正开得娇艳。一位老者正坐在花园之中,手拿一杯清茶,慢慢啜饮。而在花园中,一个娇弱的女子正提着水,一株一株地认真浇灌着每一株花朵。她面容秀丽,此时因为提水,脸上略带着红晕,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杜鹃。
那老者饮了一口茶道:“自从昭然走后,这花园里便再没有种过杜鹃了。”
那女子笑了笑,恰似初升的朝阳:“只要许爷爷喜欢,我便将这整个院子都种上也无妨。”
正说着,一阵金乐声隐约传来,透过风中的花香,让那女子一下便雀跃起来:“许爷爷,你听,这是皇宫里的仪仗队出发了,想必秦大哥便要回来了。”
许开看这眼前的少女,缓缓道:“想必今日你们就能见上面了。”
那女子听完脸上一阵羞红,继而将瓢中的水一阵挥洒,险些泼到了许开的衣服之上。那女子已然高高梳起了一个妇人的发髻,正是陈玥儿无疑。她洒完了最后一瓢水,便冲着许开扮了个鬼脸,笑着道:“花都浇完了,我可要回房间去了。”说着,便真如一只彩蝶一般,翩翩而动。
当今大胤,能在流风侯许开面前这般做的只有两人而已,一是宁国郡主李昭然,另外一人便是陈玥儿。李玄疏虽然幼时同他还算亲近,但毕竟是男子,是大胤江山未来的继承人,自然不会再他面前这般撒娇打诨。许开看着那个翩然而去的背影,慈祥地笑了笑,又啜饮起盏中的清茶来。
一方妆台,一面铜镜。流风侯府没有丫鬟,没有下人。所以,陈玥儿便独自梳妆。妆台上,被打开的胭脂透着氤氲的红色,散着淡淡的香味。盒子是银制的,格外昂贵。盖子上“永和斋”三个细小的楷书显得特别精致。
她用手指尖挑了一些胭脂,然后在脸颊上细细地涂抹匀了,这才对着铜镜照了起来。镜中的自己,发髻高盘,眼波如水,眉黛如峰,面若桃花,嘴角含笑。过了半晌,她还觉得不满意,又从妆台上摆放的梳妆盒中拿出了一支簪子。那支簪子再寻常不过,是木质的,但却质地古朴。上面没有挂上珍珠玉石之类,但于她来讲,却珍贵至极。那是她娘亲留给自己唯一的东西。
待将那支木簪插入高盘的发髻之中,她这才满意得笑了笑。但一想到若要见到秦川,还得需要等上些许时辰,一时间又显得有些泄气了。脑中忽又转过千百个念头,想到秦川见到自己盘着的妇人发髻,涂抹了他送给自己的胭脂时该是什么样的表情,脸上的阴云便又渐渐地散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 心事两难〗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