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局势(2/3)

之一。

此时正直腊月,上游雨水较少,所以背水湾的水势比平常要小上几分,可站在近处依旧是水深隆隆,振人发聩。其实若论险时,怕是此时才是这背水湾最险峻的时节。若是恰逢汛期,水位颇高时。花家特造的船只还可依靠横在这江中的数条钢铁锁链渡过此湾。虽有些危险,但花家的水手凭借这四百多年积累下来的行船经验还是能做到鲜出事故。

而这个时节的背水湾水势虽小了许多,但江底嶙峋怪石突起,交错纵横,可行的水道极窄。水位也低,大船吃水不够,小舟则在如此湍急的水中势必难以即时控制好方向来。所以这个时节背水湾就成了云江上游和中游之间的分界线,连花家的船只都不会出现。

此时天色已晚,却还没有到掌灯的时辰。晚霞照射在落在怪石上被激起的水珠上,流光溢彩。远远望去,仿佛天堑之间架起了一道虹桥,美不胜收。若是有心人细看过去,却是能发现那虹桥水雾背后有一淡淡的黑点,顺着怪石交错间的狭窄水道漂流而下,竟是一叶扁舟。起伏间,翩若惊鸿。

半盏茶的功夫,那叶扁舟已经渡过了背水湾,稳稳当当地漂在了宽阔平静的江面上,朝着潜龙渡的方向行去。自那小船中依稀传来放荡不羁的歌声,只听那人唱道:醉卧美人膝兮,醒掌天下权;乱世风云兮,出我辈,金戈峥嵘归。

潜龙渡的守军站在高高的水寨瞭望塔上,远远望着一叶孤舟驶来,歌声顺风,高而远。虽然歌唱的内容有些忤逆,却夹杂着一股苍凉洒脱扑面而来。

瞭望塔上聚着几个士兵,穿着大胤的军衣,寒铁阵阵。塔中央挂着一口铜钟,同月放城城墙上的铜钟用途一般,也是用来传递紧急军情用的。高处的风有些大,塔顶没设任何取暖物件,而且水寨都是木头筑造而成,一旦走水,借着风势这整个渡口怕是会片木不剩。所以尽管几个士兵被风吹得直跺脚,浑身哆嗦着也没有办法。

唯一可以用来暖和暖和身体的便只有士兵们手中传递的那个酒囊了,里面是烈酒,很烈的酒。

眉间有颗痣的士兵哆哆嗦嗦喝了一口酒,打了个筛子一般的寒颤道:“去他娘的漠北人,二十年都没打仗了,还以为当年被萧同将军赶回漠北后吓破胆子了。没曾想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他娘的又卷土重来,还奶奶的二十万,二十五部结盟。漠北那些大的部落都齐活儿了。”

另外一个脸上有道竖纹的汉子,眉宇之间颇有些英气,他喝了口酒接茬道:“听说最北边的克伦多尔草原出了变故。今年漠北的白毛风刮得又厉害,我估摸着二十五部结盟也是没有办法了。他们是没有退路了,所以攻势才会如此猛烈。太牢关的斥候回来了,西边不仅太牢关,连青关的补给站甄城也已经失陷了。现在青关是孤立无援了,瓮中之鳖。若青关失守,北边的防线怕只有咱这潜龙渡有险可守了。看吧,这种形势下,不出三天,陛下的援军就会到了。只要扛到明年开春三四月,北边没粮了,那这一战咱也算胜了七成了。”他一边分析着形势,一边看着那又近了一些的孤舟,觉得有些奇怪,却又说不出怪在哪里。

收回眼神,他又高深莫测地道:“我推测着,只要大胤能扛过这一战,估计百年之内北边都无战事了。”话语间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

众人一听他如此推测,顿时来了兴趣,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问道:“铁牛哥,你是不是又听到啥内幕消息了?”寒意竟似去了不少一般。

说话间,那叶孤舟离潜龙渡最外围的瞭望塔相隔只大约三里左右了,来得竟是如此之快。那汉子没有答话,众人循着他的眼神望去,恰巧见那扁舟已然进入了潜龙渡的防守范围,一里之内的河床上都有浮障暗桩。但那叶孤舟却是如此熟悉此处的布防,七拐八绕间便从那些浮障暗桩间钻了出来,视若无物。

那眉间有痣的汉子骂道:“见他娘的鬼了,这船从哪里来的。莫非是花家的人。铁牛哥,得不得鸣钟啊?”

铁牛面色微沉道:“去他娘的,尽出骚主意,就这一艘小舟也鸣钟?上头还不活扒了咱几个的皮。走,咱两看看去,你们几个继续盯着,若是情况不对就鸣钟。非常时期,小心点好。”

说完便领着那眉间有痣的汉子下了瞭望塔,解了一艘小舟迎着那叶奇怪的孤舟行去。

那汉子摇着浆对着立在船头的铁牛道:“我说铁牛,方才你还没答话哩。是不是听到啥子内幕消息了?”汉子继续着方才的话题,人的好奇心果然是无穷无尽的。

铁牛左右环顾了一会儿,虽然孤舟周围都是辽阔的江面了,但他还是这般小心的动作,足见这个内幕消息比较惊人。

确定周围没人后,铁牛才压低了声音道:“我说楞子,你可别再去跟别人讲。”

得到那被称为楞子的汉子确切的点头后他才又继续道:“据说漠北人八年前就在大胤朝埋下了许多钉子,其中不乏武功高强之辈。听说还和咱大胤的神秘组织‘天同盟’掐过几架,双方各有胜负。”

他顿了一下,望了眼对面驶来的孤舟又道:“此次三关告危,潜龙渡身后便是一马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局势〗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