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执掌咸城(1/2)

除了那日过江时,这是秦川第二次坐在战船上,直面云江的壮阔波澜,这种场景他并不陌生。对于自小便跟随父母出湖打渔的他来说,水面,船上,便是他的第二个家。朝霞剪碎了江面,波光点点。

江面上一字排开二十艘巨大的兵船,每艘船上都装载着三四千的将士,自扬帆时起,从第一艘船上擂出的鼓声便延绵不绝,端的是气势如虹。

云江从费城的最东端缓缓转向,渐渐朝东北流去,只是这个转弯处不如上游第一个弯那般湍急。江面壮阔而平缓,倒和巢湖的水面又几分相似。

第一艘船最大,中间桅杆高约七八丈,此时正刮南风,船凭风进,速度自是很快。两个年轻人立在船头,个子稍高的那个目光坚韧,眉如倒锋,腰间别着一把黝黑的柴刀。而另外一人一身青衣,头上束着一块方巾,迎风飘舞,若不是认识他之人,只怕会将他误认为帝都那些只会浮华词藻的文弱书生。他手上执着一杆枪,枪锋印着朝阳,闪着寒光。

在他二人身后,也站着两个年轻人,正是追随龙阳进了太泽的齐峰同谢淳。一阵水花溅起老高,被风吹散,如一道一闪即逝的彩虹一般。龙阳回头问道:“熊癫子,颜文白和乌连的尸首找回来了么?”

齐峰点点头道:“找到了,已然送回他们各自的故乡去了。”

龙阳沉声道:“嗯,那就好,也该让他们入土为安。”他又回头看了看朝霞,远处一个巨大的港口凹近山体中,正是咸城用来运送军士的港口,浮障等物还俱在,只是山体已然被烧得一片炭黑,那便是孔方张青所部在此遭遇漠北人留下的痕迹吧。

如今咸城已经重新被大胤收复,这附近的山林也烧的烧,砍的砍,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头。负责接应的五千士兵已然赶到,正列着队,为兵船靠岸坐着准备。

封诀虽然不是水师出身,但这次调派运送军士的水师俱是一等一的好手,那巨大的船身稳稳当当,有条不紊地朝着码头靠近。

舢板从山头搭起,横过了巨船与山体间的缝隙,秦川和龙阳两人率先下船,同来接应的领头将领互相对了对虎符。

来将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姓韦,双名行彻,是秦可籍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他见到秦川如此年轻并未感到吃惊,这些时日,那个手持炎魂枪的少年已然在大胤军中的名声传开来了。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不一而足。

韦行彻是名老将,跟着秦可籍鞍前马后十几年,此时做到了将军也心满意足了。若不是这次漠北人来犯,他恐怕就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去了。

戎马一生的人眉峰间总是静伏着比常人更重的杀气,这位韦将军便是如此。七万士兵从四十几块舢板上走下来,在这片光秃的山头上列成了方阵,颇为壮观。

秦川盯着韦行彻问道:“咸城目前防御如何?城中还有多少百姓?”他是打算弃守咸城的,自然要问一问百姓的数量。

韦行彻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将领道:“城中防御三万人。至于先前战争中倒塌的城墙已然被修葺好了,而且这些时日弟兄们日夜不停,又将城墙垒高了三尺左右。至于城中的百姓大部分已经逃难,剩下的再漠北人占领期间,除了留下些许苦力之外,都被屠杀了,现如今共计不到两千人,平常为军士煮饭烧水,运送些物资什么的。”

秦川的眼神眯了眯道:“苏门武信倒是和白若虚一个德行,下手都狠辣。”说着,对身边的传令兵道:“你去告诉封诀,让他将咸城愿意走的百姓都带上,不愿意走的,便将他们入军籍,跟着我去杀漠北人。”

韦行彻看着秦川的行事作风,心道:这少年将军果然有些风范,难怪秦老将军敢让他统领二十万将士。

将一众事宜安排好了,秦川这才跨上早就准备好的马匹,一马当先地朝咸城而去。这渡口离着咸城约摸七八里路,原本是一处茂密的森林,不曾想一场战打下来,空剩下光秃秃的山头。

咸城虽不是月放城一类边关重镇,但却是月放城的补给站。就算襄城和费城的路被封死,月放城成了孤城,但只要这咸城还没落入敌手,便能通过水路运送物资。所以这咸城的防御也算是坚固。城墙高大,厚度也够。筑造城墙的夯土也是用的粘性最好的浆水,端的是坚韧十足。

众人从东门而入,街道虽然宽阔,但迎面而来却是一股萧索的味道。街道两边的房屋几乎没有完好的,俱是被火烧过的痕迹,炭黑的木梁,倒塌的砖墙,却如何用断壁残垣四个字形容得尽。

七万大军行得默默无语,深怕惊醒了已经安详在废墟中的亡灵。军营设立在咸城的东边,那是一处被烧毁的校场,漠北人多数是骑兵,自然用不着这样的校场。烧毁之后,改成了马厩。后来又被大胤收复,又充做了军营。七万大军被带到那处校场所在,自有人指挥着安营扎寨。

秦川和龙阳等人登上了西边的城墙,观看防御。只见城墙高大,大地赤色平整,好一派一览山河的景致。十万中军的军营便驻扎在城下不远处,军营周围都有木制的栅栏,被削尖的圆木冲着军营外,仿佛猛虎露出的獠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执掌咸城〗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