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血战南京城下(三)(1/2)

第十团体军征战到了今天,士兵或多或少都已经非常疲惫了,让他们和卫立煌手下的几十万士兵硬碰硬难免会很吃亏,所以刘源筹备避敌之长,攻敌之短。避开滁州,找新的登陆地点,只要过江就可以了,校长把部队集中在一起确实可以防止被歼灭的命运,但是却造成了另一个毛病,那就是部队没有措施把皖东完整监控,这给了刘源机会。

但是假戏也需要真做,第一天第十团体军就和卫立煌手下的部队来了个硬碰硬,关麟征带领部队持续对钱大均的阵地发起冲击,在炮兵的支撑下,一天之内拿下五道防线,向前推动了一百五十米,同时杜聿明东进拿下好几座县城。

黄埔嫡系部队固然很精锐,兵器也很优良,但是和久经战阵的第十团体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尤其是关麟征以钱大均为突破口,直接打到钱大均抬不开端来。

最龗后张治中不得不声援钱大均才稳固了防线,第二天持续强攻,关麟征手下的新一军,一夜之间再次拿下三道防线,并在夜里组织突击队,进行强行突击,夜袭钱大均的前线指挥部,造成钱大均部产生混乱。

不过卫立煌也发起了回击,在刘家岭一带对杜聿明发动伏击,杜聿明手下两个军的部队被包围,丧失惨重。

包围杜聿明的部队是刘峙和薛岳,拢共有四个军,十二万人,有壮大的炮兵声援,把杜聿明困在山岭之中,不得不向刘源求救。一夜五万人的部队就义了一万两千人,伤者无数。

刘源认为敌人这是范例的围点打援,并没有对杜聿明采用任何声援,而是趁机命令杜聿明率部直接进攻南京部队的核心防御地带,也就是后方补给地滁州,并在一夜之前破城,刘源采用的是围魏救赵的措施,杜聿明手下毕竟才五万人,并不是第十团体军的核心力龗量。

而杜聿明吸收到刘源固守的命令的时候,便知龗道刘源这是要暂舍弃自己手下的部队,而下滁州,过长江往了,所以便摒弃了本来的忙乱,筹备固守和张治中、薛岳拼命。

张治中作为长辈,多次劝降杜聿明,杜聿明的回应都很含混,就是盼看给他点时间,让他说服部队,他好投降。

不过杜聿明的计谋被薛岳识破,薛岳派三万五千人的精锐士兵持续突袭杜聿明的后方,不过这一次杜聿明已经修建好了工事,筹备和对方逝世磕,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他这支部队带的物质并不是很多,而他们本来的人物就是占领四周的县城,篡夺资源。

卫立煌本来认为滁州有十万左右的部队,加上先前筹备的工事能够防御刘源足够多的时间,给他机会消灭杜聿明,但是却创造大错特错。

首先是有小部队混进滁州城,炸毁了电厂,导致了战场上的部分防御工事失往作用,同时教导旅首先士卒攻上了滁州城头,第十团体军一夜占领滁州。

同时开端搭建浮桥,蒋介石大怒,训斥卫立煌,请求卫立煌重新夺回滁州城,拱卫南京,同时蒋介石命令长江里的军舰对滁州城开炮,刘源手下的部队和卫立煌手下的残余部队都丧失惨重。

卫立煌本来筹备全歼杜聿明部队,但是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只能对滁州发起进攻,盼看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滁州,这个时候卫立煌已经感到到自己很可能不是刘源的对手了,由于在自己上面有蒋介石远控自己,自己并不能正常的施展。

而在重新夺回滁州的路上,张治中和薛岳遭到了孙连仲的伏击,丧失惨重,逝世伤超过两万人,而孙连仲作为伏击的一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逝世伤超过一万人。不过孙连仲却成功禁止了薛岳和张治中的前进,杜聿明同时在其后方发动回击,张治中和卫立煌的部队开端忙乱,同时刘源命令部队开端重新修建浮桥,筹备度过长江,直扑南京。

给南京和蒋介石带来宏大的压力,蒋介石给卫立煌下逝世命令,无论如何也要重新夺回滁州,拱卫南京。

而刘源的部队也像是发了疯一样筹备渡江,同时派出特种部队炸掉了两艘军舰,威慑海军力龗量。

孙连仲和薛岳、张治中血战三昼夜,手下部队逝世伤超过三万,几乎没有了防御力龗量,只能让开往滁州的路。

而当薛岳和张治中达到滁州的时候,刘源的部队已经不知往向,剩下的小部队也在薛岳的进攻下,悄然离开。

而当卫立煌再次找到刘源的时候,才创造刘源的部队三天之内过了滁何,选择了新的过江地点,直奔马鞍山而往,南京政府还没有反响过来的时候,刘源带领十二万部队向南京进发,而在安徽留下的几万部队则就地开展游击运动蒋介石一怒之下免职卫立煌,任用钱大均为总指挥,命令部队过江,参与南京守卫战,而同时命令南京驻守的部队,加紧戒备,筹备和即将到来的第十团体军作战。

而就在蒋介石筹备的时候,第十团体军则飞速行军到雨花台,南京守卫战即将开端了。

而当得知刘源已经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蒋介石一变态态,竟然出奇的安静,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这个小家伙竟然涨了出息了,给刘源发电报,我要见见他,就在雨花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风起民国2】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五章 血战南京城下(三)〗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1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