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回 瓦岗寨李密上山 金堤关初战告捷(1/3)
书接前。[&][].[].[]前书到杜伏威全歼了隋朝大将陈棱部。杀得陈棱只身逃回江都。
要隋唐,离不开瓦岗。瓦岗就离不开瓦岗领袖翟让。
翟让,东郡韦城人,武艺高强,善于使用大枪。最初为东郡法曹。
大业七年,翟让因出于不平,私自放走无辜罪犯,被判死刑,秋后问斩。
狱吏黄君汉往日对翟让的骁勇善战十分佩服,早就有结交之心。但是人家是法曹大人,自己却是一个的狱吏,根本没有结交的机会。现在崇拜的偶像被关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哪有不搭救之理?
有一天夜里,黄君汉把其他狱吏全部灌醉,自己悄悄打开牢门。“翟法曹,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你武功高强,气度不凡,定能成就大业,哪能在牢中等死?”
翟让又惊又喜:“我是快要死的人了,一切全凭黄牢头作主了。”
“人已经将其他人灌醉了,你就趁夜逃走吧!”黄君汉完,立即把枷锁打开,给他去掉刑具。
翟让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竟然会救自己于危难之间,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承蒙黄牢头救命大恩,翟让没齿不忘!但是我走了,黄牢头你怎么办?不行!我不能连累你!”翟让什么也不走。
“翟让!我本以为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志在四方,胸怀天下,是可以拯救黎民百姓的人,所以我才冒死救你的。这是什么地方,这里岂是话的地方,查牢的人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转过来,要是被撞见,你我都得全家抄斩!你不赶紧逃离此地,而你却婆婆妈妈地像个娘们儿!我自有脱罪之法,你不必管我,逃命去吧!”黄君汉一看勃然大怒。
翟让再次磕了三个响头,把心一横,逃回家里。
翟让回家之后,叫上大哥翟弘、侄子翟摩侯、好友王儒信,逃入瓦岗山,聚众起义。
不久,济阴县单雄信、东郡贾雄,纷纷前来齐聚瓦岗。他们杀官造反,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民心大悦。翟让开始自称“东郡公”,发展势力。
有人作了一首歌谣,专门歌颂瓦岗的义举。歌曰:“扶着爷,搀着娘,携着儿女去瓦岗,瓦岗寨上吃义粮。”
附近农民纷纷加入义军,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势力逐渐扩大。
随着义军的迅速发展,军需物资成了大问题。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
瓦岗军禀承“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思想,瓦岗附近的百姓,一律不能劫,不但不能劫,而且还要加以保护。于是他们驰骋在运河两岸,劫掠往来商旅和官家。
大业十年,攻克郑州、商丘等地,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并且控制了从开封到黎阳的一段运河。朝廷多次清剿,最终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不久,韦城县周举、雍丘县李公逸、内黄县王伯当、临潼人谢映登、山东孟让、郝孝德、率部投奔瓦岗。
大业十二年,通缉犯李密,经王伯当的介绍,投奔到瓦岗山。
李密的到来引起了很大的风波,李密可不是一般人,曾经为杨玄感的两大谋士之一。杨玄感有两大谋士,一个是李子雄,另一个是李密。
尤其重要的是,他曾经为杨玄感提出一些非常正常的战略方针,只不过杨玄感没有听从而已。这使得李密声名远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单雄信就因此事向翟让进言,“东郡公,这李密可是一个危险人物啊!依我看来,这个人不可留,留来留去终成仇。”
“单贤弟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李密可是个大人物,他前来投奔,难不成咱们把人家往外撵吗?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来投奔咱们?”翟让吃惊地问道。
“东郡公,你听我,这个李密自幼跟杨玄感交好,曾经是杨玄感身边的两大谋士之一。就这么个人,在杨玄感快要失败的时候,不去挽救他,而是自己选择了逃跑。明这个人不讲义气,容易背叛主子。这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将是祸害。不如趁他还没有成气候,将他干掉,以绝后患。”单雄信恶狠狠地道。
“好吧,先把他关到营外的牢房之中。”翟让道。
单雄信大喜,立即派人将李密抓起来,严密看守起来。
王伯当跟李密关系非同一般,王伯当年幼时曾经跟随李密学习过。也就是他们两个是师生关系。而且这次李密上山,又是王伯当介绍的。王伯当听此事,非常着急,亲自来牢中探望恩师。
“浑蛋!翟让你个浑蛋!你竟然关老子!有一天我非得亲手宰了你不可!”李密气得破口大骂。
“恩师,切莫高声啊!这要是让东郡公听到,他一生气把您老人家给杀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恩师您足智多谋,应该想个对策自救才是道理!您在这里大哭大闹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王伯当道。
“自救?对!自救!你先着急,让我想想,让我想想!”李密经王伯当这么一提醒,把情绪平稳一下,迅速地思索着对策。自从杨玄感兵败之后,他四处奔波,逃来逃去,好不容易活了下来,他不甘心就这么窝囊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之神剑惊天】最新更新章节〖第36回 瓦岗寨李密上山 金堤关初战告捷〗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0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