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内宫之中(2/3)

着。

宗教的事情告一段落,只要智光露出一点有关皇嗣的破绽,庞煌就会痛下决心。作为皇帝,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决定,总不能天天把时间都浪费在宗教问题上。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了,日夜的操劳已经让他有些体力不支。此时正斜靠在铺着貂皮褥的躺椅上,觉得一阵晕眩。胸口同时隐隐作痛,心跳得很快。

他三十多年的辛苦。终于造成了体力上的透支,若是朱元璋不废弃中书省和罢免丞相,那么他可能没有这么辛苦,但是就是由于太过集权,才想的越多,也更加辛苦了。

朱元璋感觉到自己似乎有心脏病一般,心跳有些不正常,经常头痛。后来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御医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唉!要朕清心寡欲,说得容易做却难啊!”

朱元璋在躺椅上眯着眼睛想起庞煌曾经劝慰他的这句话,不无感慨,眯起双眼,只觉得金花迅叠,不由得又忧虑起自己的身后事来,只有在这样独处时,才能感觉到自己已经彻底的融入到如今的大明中来。

“太子过于仁慈和优柔寡断,如何威慑臣下?自己这么的逼迫。会不会造成危害呢,可是自己所封的藩王却不安本分起来,屡有恶行,岂不令朕忧虑?”

也难怪朱元璋暂时不去理会宗教之事。最近检校和锦衣卫的情报经过重合核查,在东亚诸岛的四个王爷还算本分,但是在安南所封的两个藩王有内讧的迹象。东南亚诸岛的几个藩王对于道教有些排斥,仗着天高皇帝远的便利。在那里阴奉阳违,骄恣不法。

其中封藩于真腊的康王朱佶焞提棒弄刀。滥杀百姓,奸淫民女;封藩于暹罗的恭王朱徽煣由于过分信奉道教,为了弘扬道家文化,在那里屠杀僧侣,惹起了民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家大了,什么官都有啊。、

自己幸亏没有给这些藩王兵权,要不然,大明本土境内还算是安稳,但是海外诸王可能就开始玩春秋战国了。

藩王们的种种丑恶行径一幕幕在朱元璋的眼前出现,就连风传中本分的宁王朱权,又有人密奏其图谋不轨,行为多异;自己的儿子们屡屡接见商贾,惹起了士大夫的愤怒……这一切都使他忧心如焚,年届花甲的朱元璋也确实是不能清心寡欲啊!

“启禀皇上,户部尚书陈瑄求见。”

宦官的奏报打断了庞煌纷扰的思绪。

“叫他进来!”皇帝依然倚在躺椅上。

将近五十岁的户部尚书陈瑄受宠若惊,皇上极少在后宫诏见臣下。在女官的导引下,他走进皇帝的寝宫。

“臣陈瑄叩拜皇上。”

“罢了,你坐下。”

女官将披着黄缎的坐椅摆到皇帝右前方约摸五尺左右的地方。

“谢陛下赐坐。”

“陈卿,”朱元璋摸摸有些斑白的鬓发,看着陈瑄说,“朕叫你来,是要问你,第四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几何,而异族人口几何?”

陈瑄见皇帝面色严峻,心中发毛,作为户部尚书,也是刚刚接到第四次普查的数据,幸亏看了一遍,如果没有看,万一皇上认真起来,那可是渎职欺君之罪啊。他赶快站起身又行了一礼,奏道:

“陛下英明,臣也刚刚接到呈报,只是粗陋的看了一遍,现在大明计有汉族人数一万万四千五百七十六万余人,异族人数大约共计七百余万,具体臣还未形成奏报,恳请陛下责罚罪臣!”

“朕说过要责罚你的么?”朱元璋欠身反问:“起来。”

“谢陛下宏恩!”陈瑄回到椅子上坐下,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不明白已经进行了四次的人口普查,为什么皇上对于这次特别关心。

“朕叫你来,是想知道人口比之去年你接任之时增长如何,而新田开垦增长如何。而人口分布如何。”

“皇上,微臣去年接任之时,人口乃一万万一千四百余万人口,臣接任十六个月,增加了三千万……。”陈瑄见皇帝眯眼不语,欲言又止。

“说下去,我听着呢。”

“但是现在人口数量不好计算,因为流动人口过于剧烈,而且商贾们为了开发海外,隐藏人口不报之事,查无实据,但是确有此事,以臣所见。应该还要有五百万的隐藏人口未算在内,但是新增田地却是缓慢。盖因庄稼高产之缘故,现在务农之人渐渐少去。而新兴的工厂需要大批劳力,都集中去做工了。所以臣上任以来,新增田地不过一百余万亩。”

朱元璋点点头,语意平缓地说:“爱卿的意思是说,人口增长过快,而田地增长过慢,有些不对是吗?”

陈瑄见皇帝认可,且能理解更深,于是受到了鼓舞。兴奋地说道:

“皇上,臣以为,国家应以农为本,朝廷要重申务农务工条律。允许户部拟列务工细则,比如严厉打击商贾隐藏人口的行为。严格户籍制度,不报者一律视为异族,商贾用异族比例一旦超过限制,就应该按数量多少量刑,分流放、杖罚。”

“而务工应该仿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臣权】最新更新章节〖443 内宫之中〗地址https://wap.xbqg9.net/19/1974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