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见刘琏、刘暻(3/3)
庞煌问了半天,以刘琏的聪慧,当然知道庞煌想要知道的内容,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诚意伯的遗书密折,不知道可否延缓交给皇上呢?”
这个要求提出来,双方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再也没有言语,没有办法,庞煌只好引着刘琏和刘暻兄弟二人继续前行,到自己的别院去休憩。
在阵阵鸟唱声中。他们沿着一条林荫小道,走进一座厅堂式的小屋。屋子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块小匾,匾上是庞煌亲笔书写的“无为堂”三字。
厅堂里陈设简朴、古雅。靠墙临窗处。有一书案,摆有文房四宝;厅中有方桌。四周摆着鼓形坐凳。方桌上,已设好三副杯筷。他们刚就座。酒菜就端上来了。都是几样乡里的时新鲜菜:一碟盐煮花生米,一碟炒田鸡,一碟麻辣麂子肉,一碟干子豆腐丁,外加一大碗白银一般的雪花丸子。那碗雪花丸子甚是讲究,外用专为保温的草煲盛着,掀开草煲盖,便冒热腾腾的气。这种雪花丸子,是用精肉末和糯米饭做成,甚是香软可口。
刘琏抢先夹了一坨雪花丸子送进嘴里嚼着,问道:“这是北平传过来的雪花丸子吗,还是以前的味道啊!”
庞煌也暂时抛开刚才的沉闷,撇开话题说:“这倒是一句实在话。不过,我得考考你,为什么北平的雪花丸子好吃?”
刘琏喜欢吃北平怀柔的雪花丸子,却不曾想过为什么它好吃的问题。一时找不到回答的要领,便说:“莫非做雪花丸子还有学问不成?”
刘暻为自己的哥哥被考住感到有趣,他是曾有所闻的,多少明白一点,便道:“北平怀柔的雪花丸子,在配料和做法上都是很有讲究的。”
刘琏不满弟弟的逞强,想将他一军,说:“是吗?倒要向你讨教了。”
庞煌抢过话头说:“你不要为难刘暻了,我告诉你。以料来说,精肉必须是贴肚皮的五花精肉,这样既不腻,又有油;做工上主要是火候要恰到好处,太烂则不成个,稍硬则没有了落口消溶的味感。”
“怪不得这么好吃。”刘琏点头称赞道:“不是庞贤弟到京师,我等哪有这种好口福!”
庞煌话中却是有所指向,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刚才我的请求,还请刘兄多加考虑,做事就犹如做着雪花丸子一样,火候要恰到好处,太烂了就不圆了,但是太硬了,却没有了口感。”
“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我认为现在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不宜有大的震动,否则至少对于北方的战事,会有所触动。”
“我不明白你的目的!”刘琏放下手中的筷子,擦拭了一下嘴角,继续说道:“先不从国事民生上来说,但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这一条,我认为庞贤弟的要求,就有些过分了。”
听到哥哥说这些话,刘暻也放下了筷子,接着哥哥的话头,继续说道:“我与哥哥一起丁忧,常常谈论胡惟庸此人施政,我不说私怨,就说公恨。”
“哥哥在江西为朝廷效力,若是没有母亲的事情,估计哥哥已经弹劾胡惟庸在江西一省的施政了,皇上下旨减免税赋田赋,但是胡惟庸在江西,税赋田赋竟然是别处的三倍以上,特别是屯田之户,税赋达到了一半左右,这种横征暴敛,已经是惹的天怒人怨,而且去年四川眉县的彭普贵造反,我兄弟二人虽然在丁忧不知道详情,但是听人说,是忍受不了繁重的税赋,才揭竿而起的......。”
“慎言!”庞煌还没有说话,刘琏却已经制止了弟弟继续说下去,一个词“揭竿而起”,要是传到有心人耳朵里,已经是犯了朝廷的忌讳了,看来刘暻还是有些不成熟啊。
摇摇手,庞煌有些疲惫,多日来的操心,已经让他的精力稍微有些透支了,制止了兄弟二人的说话,庞煌说道:“我的请求,与国仇家恨无关,胡惟庸行事我也略有所闻,我属于宗室之人,干政有些牵强了,所以所为的不是什么国仇家恨,为国除害等等。”
“而且,你们也知道,临安最近抱恙在皇城之内,其中内情我也不好多讲,索性就和你们谈个条件,若是刘兄愿意将诚意伯的密折延后一个月呈交给皇上的话,我愿意用一个秘密作为交换。”
说罢,将那方丝帕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注视着刘琏的表情,生怕错过了什么,但是刘琏却是不为所动,只是也将目光盯在那方丝帕上,却是缓缓的摇摇头,拒绝了庞煌的提议。(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臣权】最新更新章节〖241 见刘琏、刘暻〗地址https://wap.xbqg9.net/19/1974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