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O一章 白书记的手段(1/2)
官场,让女人滚开 - 第三o一章 白书记的手段
青原市的市委书记白新亮,这些天可是难受极了。[书库][].[4][].[]从身体上来,他这几天可能酒事儿有点多,又吃了几次川菜,嗓子便红肿起来了。哎呀,这虽然只是点儿病,但也是挺折磨人的,疼的他咽一口唾沫也要出一身冷汗。夜里睡觉也不安生,睡着睡着就疼醒了。
他本来想马上去看医生,可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又离不开。这一耽搁,病情便有点加重了。虽然又是罗红霉素,又是西瓜霜什么的吃着,但还是疼得他钻心要命。
睡不好,吃饭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早起就那么一碗米汤,他也没有喝到肚子里边去。那馒头,那咸菜,还有这米汤,平时他一吃就是很多碗,可由于嗓子疼,便一点也吃不下去了。
唉,白新亮叹了一口气,心里:看起来有什么也不要有病,没有什么也不要没钱啊!
刚刚这样想,白新亮却又突然意识到,仅仅有钱也不行。关键是要有权。手里有了权,可就什么都有了。这话怎么来着?啊,对了,不妨把一句名言稍微改动一下就行。即只要手里有了权,没有面包可以有面包,没有房子可以有房子,没有美女可以有美女。手里没有了权,有了美女和房子也会丧失,有了面包也得被别人抢去。
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一想到权力白新亮竟然感到症状有些缓解了。
也就是在这时候,勤务员送到他案头上的一张《平原日报》,如同一剂猛药,便把他的病一下子便治好了,起码是使他暂时忘记了疼痛。
当日出版的《平原日报》,在头版的显要位置,刊登出了一篇反映青原市磁州县黄沙煤矿拐骗民工强迫到矿井下劳动的章,不用看内容,就是那标题看了,也让人不寒而栗。标题竟然破例的用了黑体字,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引人注目。《阳光下的人间地狱》,当然,还有一个副标题,在一个破折号的后边:磁州县黄沙镇二十七名被拐骗人员解救实录。
磁州县可是他白新亮主管的地盘啊,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省报上揭露阴暗面,那不就是掴他这个市委书记的耳光吗?
白新亮顿时就忘记了嗓子的疼痛,快速地把这篇章看了一篇。越往下看,身上的寒气便越来越重。如果这篇报道全部都是真实的,那黄沙镇矿业公司的官员当杀,黄沙镇的官员当逮,磁州县的官员当判,而他这个青原市的书记自然也就当免。这么大的一个案件,竟然发生在他管辖的地域里,简直就是一个十分荒谬的笑话。这也正如标题上的,简直就是阳光下的人间地狱。而明媚的阳光和凄惨的地狱,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鬼怪里,都是不能同时出现的啊!可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真的就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他白新亮大会会都要表扬的磁州县。就发生在他亲自命名的红旗乡镇黄沙镇。
读到这篇报道,白新亮怎么想都觉得这不是真的。可他一个富有官场阅历的市委书记,凭常识他也能够断定,这绝对不会有错。像这么样一篇有分量的报道,要是没有省委主要领导的同意,也不会被刊登出来的。再,《平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刊登这类报道向来都是十分慎重和严肃的,怎么能够出现差错呢?
是谁这么大胆,把这样一个案子给捅到报纸上去了?
起初,白新亮没有注意作者是谁,但当他看完了之后,想到是谁这么大胆时,才详细地看了看作者。这一看不要紧,更让他感到十分意外。这篇报道的记者竟然是省报记者柳欣梅。
柳欣梅,这个名字是多么熟悉啊!她不就是郭玉琳的那个秘书吗?不就是他的儿子爱的要命的那个柳欣梅吗?不就是被宣传部的老刘给挤兑到市联去的那个柳欣梅吗?她怎么突然就成了《平原日报》社的记者了呢?要是她真的调走了,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白新亮这样想着,连自己也感到了好笑。人家柳欣梅,自从被刘卓然从宣传部里赶走之后,也就算把她打入冷宫去了。有谁还再注意过她呢?人家要是调到省报去,谁又会把这当成一件新闻呢?谁可能会给他这样一个市委书记汇报呢?
从章冷峻犀利优美的笔上来看,这篇报道的作者肯定是柳欣梅无疑。白新亮凝着眉头,不得不正面应对这个事实。不管是谁写的,既然阴暗面暴露出来了,就得想办法化解,把坏事情往好里做。在这样一个重大事情面前,他考虑的不是谁该不该杀,该不该逮,该不该判,而是应该全力保住自己不被免。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那还怎么在这风云际会的官场上呼风唤雨呢?
这样一想,白新亮不仅嗓子不疼了,思路也清晰了。他拿起一支签字笔来,在当天刊登有《阳光下的人间地狱》这篇报道的《平原日报》上批示道:
案件重大,骇人听闻!请政法委当即组织有关部门,对案件进行进一步侦破,并对全市所有工矿企业进行一次普查,绝不能让此类事件再在我市出现。纪委要迅速跟进,查处有关领导的责任。有关司法部门要协同纪委,对当事的责任人,该逮的逮;该判的判,该杀的杀,该免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官场,让女人滚开】最新更新章节〖第三O一章 白书记的手段〗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82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