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状元郎(1/2)
三月殿试在金銮殿中举行,天微微亮怡与、江奎、桂秋生早早在宫门前守候,陆陆续续贡士们都赶往皇宫城门,好多并不熟悉的人向怡纷纷打招呼,怡一一接待,礼貌性地握手问候。
“在下陶侃,预祝朱公子高中状元。”
怡连忙回礼道:“在场的各位均有机会中状元。”
突然一个人故意向怡撞来,怡立在那儿一动不动,撞人之人倒退二三步,只听他一阵子讥笑:“哈哈哈,果然是个砍柴汉子,也想跑到京城来参加殿试,撒泼聊自己照照吧。”一个白面公子用鄙视的目光打量怡。
“人家站如松,这叫功夫,人家不还手,也不还口,这叫有修养,像你这样沉不住气,没有修养的人,我看状元是不会落到你头上来的。”陶侃上前一步帮怡辩护道。
“你…谁?你再一遍?”那公子气得嘴唇发颤。
“许公子,不要与他一般见识,殿试考个好成绩比什么读重要。”许赞身后一个人挤上来道。
许赞听了,鄙夷地看了看怡几个人,便钻入人群里面。
沉重的朱红大门终于开启了,发出轰隆隆的响声,一阵子暖气吹来,怡感觉非常惬意,一个太监手持书,宣布考场纪律,无非就是不准夹带之类的话。宣读完毕那太监拂尘一挥,领着大家往皇宫内走,宫门两边,一边是锦衣卫,另一边是宫女,每人举着灯笼,像木雕似的一动不动。进来讲武殿,随后又进了太和殿。皇宫里面装修的富丽堂皇,而又不缺乏庄严。太和殿上满朝武百官早已分成两排站好,在庄严肃穆气氛中,一声:“圣上驾到”将人人的目光吸引到从后门做出来的正德帝,身着龙袍的正德帝今天心情不错,早祥和的目光关注着这一群前来参加殿试的学子,正德帝对这一群学子充满期待,他期待这一批能够学子能够为大明社稷平添智慧的光泽,大明的明天在他们的努力下,呈现出祥和,兴旺的太平盛世。
太和殿内读书人,既然进来太和殿,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考个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最好是一甲,一甲不行便进入二甲。
“噗通”一声大家异口同声参见圣上。
正德帝了一些勉励大家心态放正,好好考试之类的话,好坏都不会落第,将来都是朝中得力官员。
正德帝宣布完毕,考试正式开始。上午考四书五经,下午考诗词。
来也奇怪,怡一拿到考觉,感觉就出来了,章写得行云流水,理由充沛。做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来怡可以提前交卷的,因为今早起来喝了两碗稀饭,连上两次厕所,加之怡用米南宫的字体将章誊录一遍非常费时。但他还是非常有耐心,等到所有人离场,自己才将试卷交上。
礼部尚书刘春是本场考试主考官,由于担心有人会抓辫子,刘春总是远离怡。他领着一群人将初步定为前二十名的试卷来到正德帝书房,给正德帝亲自过目,正德帝今日果然非常有耐心,每一份试卷细细地看了,看完最后一份试卷,他皱了皱眉,抬头盯着刘春问道:“尚书大人,怎么没有朱怡的试卷呢?”
“报告陛下,所有前二十名的试卷皆为考试工作组所选,应当代表了今年殿试的最佳水平。”刘春其实并不愿意看到怡考个什么一甲水平,有二甲甚至三甲水平都可以,这样可能对他将来仕途还有利一些。
“报告陛下,朱怡是最后一个交卷的,所以微臣不敢将他的试卷列在二十名以内。”礼部侍郎庄云芳叩头道。
“去将他的试卷拿来,朕要看看。”
“微臣这就拿来。”礼部侍郎庄云芳去了不一会儿,便拿来了怡的试卷。
正德帝拿起怡试卷细细地看了半个时辰,然后又看来怡诗作。这些考官显得非常有耐心。正德帝将试卷案几上一放,道:“好章,你们差点漏掉了一个一甲水平的成绩。你们细细看看吧。”罢将试卷交给了刘春。
“好章!”
“绝佳诗词!”
“礼部侍郎庄云芳,你这章能排第几名?”正德帝亮着眼睛问道
庄云芳细细看完后想道,这章果然非同凡响,不是状元便是探花。既然圣上特意点出要看他的试卷,那就定位状元吧。
“微臣觉得这章写得非同凡响,诗词对仗工整,立意深远,定位状元并非为过。”
“刘春,你的意见?”
“微臣一位他章固然写得精妙,尚不能达到第一名水准。”
“那你觉得定位第几名合适?”
“第三名,较为合适。”按理这章定位状元也不为过,刘春心知树大招风的道理,不敢将自己的学生推到首位,否则,朝中有人就会他有泄漏题目之嫌,何况刘健已然放风他的学生章当世无双的,既如此状元就让他的学生去坐吧。
“你将第一、第二名的试卷找出来。”
刘春将许赞、陶侃的章找来出来。
正德帝看了,笑了一笑,道:“这两份考卷,章诗词多不如朱怡的,刘春呀,我知道你有顾虑,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摇篮,举贤不被亲嘛,来你们各位考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祁山县令】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三章状元郎〗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2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