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真假榜文(1/2)

怡倒是并不在意谁是案首,考试能通过就好。心想好戏在后头呢。

考试过了十日,终于等到放榜这一天。黄衫、青衣及怡三人早早地来到县城。县城已是满头窜动,人声鼎沸。

放榜地点选择县衙前一块空地上的一个硕大的樟树上,榜就贴在树干上。放榜是在巳时。现在辰时刚过,这个樟树已被学子及其家属团团包围,围得它似乎有些呼吸困难。怡三人在外围活动。街上那些算命的,玩星象的倒是不少,个个举着旗子,口里喊道“算卦哟,案首估测”“童子试估测,不准不要钱。”

黄衫笑道:“怡哥,要不要补上一卦。”

怡笑道:“中也罢,不中又也罢。”

黄衫笑道:“怡哥,现在时辰还早,我和青衣请你去一个好地方?”

“什么地方?很神秘吗?”

“绣春楼最近来了一个雨燕姑娘,听可美啦?”黄衫显得神经兮兮的。

怡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不过年轻人喜欢逛窑子倒也不少。青衣见了狠狠地瞪了一眼黄衫,你这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道:“怡哥是什么样之人?跟着你去眠花卧柳?”

黄衫笑道:“怡哥,你别介意,听这位雨燕姑娘还是也雏,没有被人梳弄过,而且歌声甚美。”

怡笑道:“咱们正闲着无事听听歌也好。”罢三人便往街巷走去,走了没多远,哟个官人见了三人一个劲挥手,青衣早就认出来,道:“表哥,什么事情?”

这人正是那日与一个高个子在芙蓉酒楼喝酒的任安。

“哪位是朱怡?”

怡站了出来,道:“在下便是。”

“陶县令找你,有要事。”任安道。

青衣问道:“哥,那事情办得怎样?”

“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县令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人来请,倒把怡的心搅凉了,不正常呀,马上就要揭榜了,在这关键时刻又横生枝节,实在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去吧,没事的。”青衣鼓励怡。

县衙内怡的卷子放在桌子上,在台头名字、籍贯上面全被墨汁覆盖,陶县令站在试卷面前,似乎在欣赏着这绳头大的楷书,门口书史进来通报道:“朱怡到了,正在门外候着。”

“叫他进来。”陶县令没有抬头,但他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妥,道:“还是本官亲自请他。”

“啊?”县令这话给书史吓了一跳,堂堂县尊去迎接一个考生,什么来头呀。

陶县令可并不在乎书史的表情,拍了拍手出了门。

“怡来了,呵呵。”陶县令站在门前春风满面。

怡拱手,微微弯腰,“晚生见过县尊大人,不知大人有何差遣?”

“进房话。”陶县令转身进了屋内。

怡在书桌上看到了一张的试卷,只见台头上乌黑一片,看不到自己的姓名、籍贯。

“这不是我的试卷吗?”

“你细细看一遍,确认这试卷是不是你的。”陶县令郑重其事地道。

怡知道这是第一场考试试卷,按照以往规定没有姓名、籍贯及考号的试卷便是一掌废纸。

“县尊大人,这确实是学生的试卷。”怡十分肯定。

“好,那你将第一场考试内容背诵一遍。”陶县令也害怕冒名顶替。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怡对自己写的章倒也能背个**不离十。

陶县令挥了一下手,示意停顿下来。“这试卷确系是你的了,但是墨污渍遮住了台头,看不见姓名、籍贯、年龄、考号,按理是一张废卷…”

“这污渍不是我弄上去的,还望县尊能够…”怡显得有点焦急,就像忙碌了一年的农民眼看丰收在望,却不想一夜之间庄家被盗,如何不急。

“不用解释了,本官都知道了该处理之人本官会按照《大明律》做相应处置的,你现在将你试卷誊抄一遍,这样的成绩当然可以定位案首,你可听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有其他人知道,不然本官就很难帮你了。”陶县令显然是一副救世主的形象。

“多谢县尊!”怡知道这个事后必须有有所表现,就算跪下磕头也不为过,于是摆出一副下跪姿势,陶县令早已将怡扶起来,道:“你就在这里将试卷誊抄一遍。”

怡出来县衙,黄衫、青衣还在县衙外等候,现在快到巳时,二人提议返回去看榜。

榜刚贴出来,高高地挂在樟树上,有一个书史站在树下念,怡好像记得这人就是那天在芙蓉酒楼喝酒的高个子。

“现在我宣读宝庆县今年县试结果,第一名甲戊;第二名庚酉…”

怡的考号是乙卯,那高个子已经念了五十个号子倒未听见乙卯。县令明明是将我定位案首,这到底是咋回事。

青衣问道:“怡哥,念到你的号子没有?”

“没有。”

“他娘的,这个陶县令放什么飞机,好怡哥为案首,两百多个了还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祁山县令】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六章真假榜文〗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2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