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初任县令(1/2)

怡听了,只得出了衙门,三人在城内悠转了一圈,往祁山一个最大客来宾馆投宿,他原本还想带着蕙兰、曹幼元到骆家住下,因担心蕙兰不同意,自己在那儿不免要触目生情,影响大家情绪,于是作罢。一进入客来宾馆,怡明来意,店二盯了怡半天,问道:“客官是否姓朱?”

怡虽然觉得有些奇怪,还是点了点头。

“客官是来祁山任职?”店二微笑问道。

怡颔首笑道:“店二,倒也知道很多。”

“有人已经为你安排好了房子。”罢带着怡上了楼房,房内已然收拾干净,一般家具添置妥当。怡心里明白这一定是竹沁所为。

这两日闲来无事,于是在田间地头走走,这也是怡多年来的喜好,时候常常在庄家悠转,捉个蝈蝈什么的。现在正是夏季农忙季节,好些人在地里收割庄稼,怡走得有些乏了,见田边有口井,井水离井还有一尺多的距离,正在彷徨无计时,一个老农赤着上身挑着着一个桶来打水,曹幼元忙招呼道:“这位大哥能不能,借桐子打水喝,我们走了一个时辰的路,口渴得很。”

老农似乎没有听见,对怡二人视而不见。

曹幼元有些生气,道:“我们是借用一下你的桶子,有不会要了你的。”罢便去抢桶。

怡向他摇摇手,示意他不可鲁莽,怡从口袋掏出两个铜钱,和颜悦色地道:“老人家,我们实在是口渴得很,就租用你的桶子打一口水喝。”

老人家听了,看了怡一眼,道:“想必你们是过路人吧。”

怡微笑地点点头。

老汉接着道:“我见你们一身打扮,以为是老祁山任职的一个官人,句不见外的话,这年代当官的给我们害苦了。”罢不停地摇头叹气。

怡非常吃惊,问道:“老人家何出此言?”

“你们外地人有所不知,我么祁山的税赋多,农民苦呀,听要来一个新县令,将来盘剥得更厉害。”罢打上来一桶水,递上一个瓢给怡。老人家并不收钱。

怡喝了一口水,问道:“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新来的县令会盘剥得更厉害?”

“听人家的,新县令出身贫寒,在外面欠了很多钱,需要钱财填补。”

“那也未必,新县令出身农家知道农民疾苦,减免税赋也有可能的。”怡将水瓢递给曹幼元。

“你们外乡人不知道,但凡祁山更换一个县令,我这儿就会更穷。”

怡知道老人是对当官的恨之入骨了,层层盘剥,农民辛辛苦苦一年进入自己口袋的钱粮少之又少。

怡将水打好,有将手中的几个铜钱塞进老汉的口袋,道:“老人家拿着,别介意,我家里还不缺这几个钱。”

老人家有些过意不去,拿起铜钱在手里看了半天,对憨厚的笑了一下,道:“你真是好人。”

老人家挑着水往前走,怡跟在后面。

“今年粮食丰收了,大家都有口好饭吃了。”怡随便道。

“今年年成好,可多收三五斗,可衙门最近贴要比去年多收二成粮食,现在谷子还地里,他们就催着交粮食了。”老人放下胆子,田中央一个老妇人、一个成年男子、一个十来岁的孩,纷纷跑上田埂喝水。

那男子喝了一口水,对老人道:“他们是谁?”

“过路客人。”怡笑道。

“你不知道,今年我们是多收两三斗粮食,日子时好一点,但是我们这里天灾**常常发生,不是旱灾,就是水灾,就算你颗粒无收,县衙照样催着你交粮食,一颗不少。”

“如果发旱灾或者水灾,朝廷都会减免田地税赋,情况严重的地方还会发放救济粮款,这里没有吗?”

老农两眼瞪得大大的道:“救济皇粮,我已经三十年没有见到了。”

一句话让怡心里雪亮了。

“赈灾用的钱粮也贪污,这帮人太可恶了,这个知县真不是个东西。”曹幼元狠狠地道。

“不不,我们知县裴大人是个清官,你们千万别瞎。”老汉连连摆手道。

“你们灾荒年份又没有经济来源,钱粮从哪筹集呢。”怡忍不住问道。他很想知道祁山农民依靠什么度过荒年。

“不得。”老人摆摆手,道:“你们赶路吧,别耽搁你们了。”

怡从口袋掏出一两银子塞进老汉手里,道:“我们就想知道这些,不定这些歪门邪道对我也同样重要。”

老汉儿子见他有些犹豫,于是朗声道:“爹爹,但无妨,一个外来人有什么不能的。”

“我们粮食是要种一点,但如果单以这个是不能生活的,我们还种了大烟,这个东西可值钱啦,另外我们还种了一些药材如天麻、半夏、百合等。”老汉向四周打量了一会,才慢吞吞地出这个秘密。

这确实让怡大吃一惊,大烟是国家明禁止生产的东西,难怪乎这一带有人吸食大烟。

“你们种植这些,有人来村里收吗?”怡随便问了一句。

“是裴县令和赵县丞让我们种植,到每年秋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祁山县令】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三章初任县令〗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26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