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走向大同(大结局)(2/3)
中华民国向美洲领土上移民的人口不断的增长,两年下来已经移民了五千万人口。大量混得不好的公民都选择移民到山姆帝国。而加拿大则成为了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中华民国一方面大规模向各国投资矿产,并不断加大进口,一方面开始不断缩减自身的矿产开采规模。
同时不断缩减无法机械化种植的农业作物,将这些产业交给其他国家去生产。而中华民国则大规模的生产可机械化种植的作物。
全球海运被中华民国所垄断,德国只能靠边站。国际航空也开始建设。
中华民国庞大的资本输出,也带动了中华民国的经济。首先是钢铁出口迅猛增长。各国的建设都是离不开钢铁的。同时汽车出口迅猛增长,各国的富人都要汽车,而当前全世界能向国际市场上提供汽车的只剩下了中华民国。电器同样也是如此。
此时的世界,欧洲的工业体系已被摧毁,美洲的工业体系也被摧毁,剩下一个德国孤立,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只有中华民国。
同时中华民国还向世界输出大量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等。
中华民国的制造业一片繁荣。就业率非常高。如此一来,又带动了内部的建设,老百姓开始真正考虑要盖一个能长期居住。又环境优美的房子。房地产也非常兴盛。
同时中华民国还垄断了充满暴利的国际金融业。
中华民国的公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了新一轮的全民汽车消费。整个社会繁荣得一塌糊涂。
中华民国的老百姓从未过上如此好的生活,化入侵。
对于中华民国来说,当民众的物质得到满足后,整个国家的民众的风气也将慢慢得变得淳朴起来。物质满足了之后,则是精神的突破。而中国百姓身上的自私、贪婪等缺点也将慢慢消失。
中国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性格,那是因为中国的科学体系太高级了。从而产生精英文化,精英们有长期忽视普通民众所需要的物质建设。加上中医太牛逼,导致人口不断增长。
人一多,又缺乏物质生产的扩大化,那么也就造成物质财富的紧缺。为了生存,普通民众只能争夺紧缺资源了,争夺过程中人性就占据了上风,从而压制了灵性。但是统治者又道德高尚,属于先天状态,而老百姓又属于后天状态,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法则体现。
西方人的科学体系尽管低级,但是他们的是普通文化,从而重视物质财富的生产,加上西方人古代医学不发达,随便一个瘟疫就死上一大片人,人口一直无法快速增长,也就没有物质上的匮乏问题,因而老百姓不爱去动脑去争夺资源,人性也就未能占据上风,从而使西方的普通民众充满灵性,也比较淳朴。而西方的统治者则十分的贪婪、自私、邪恶,这又是阴阳之道的体现。
战后,中华民国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老百姓得到满足,不需要互相争夺,灵性也就会慢慢恢复。性格也就更加淳朴、自然。
相反,西方人的战败,导致物质财富的减少,未来西方人内部将为了生存而用尽各种进行社会资源的争夺。那些不爱动脑子去想这些的普通民众,就会发现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这时候也就只能去争了。脑子一开动,人性就占上风了,各种道德败坏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当然,中国这种人性占上风的问题,也和文化信息量太大有关系。信息量一大,人学的东西多了,自然也就进入后天状态了。也就不够淳朴了。但中国的文化是精英文化,学得精通的人,也可以进入先天。因此中华民国在教育方面,高等人才培养都是培养偏才,只要精通一个领域就行,甚至是一个领域内还进行各种分工。不能成为高等人才的学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量灌输,并适当学习道家理论,以免破坏他们的灵性。
学习,这是一种人类发展所产生的负担。原始社会根本不用学什么,但科技越发达,学的东西越多。尽管不可能无限增长下去,因为根据物极必反的定律,信息量一旦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能让人不用学就能掌握知识的科技。
很多时候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还不如说是为科技社会承受压力而浪费十几年的时间。
因此中华民国没必要搞这些。那些复杂又没有创新的重复性产业,就交给其他国家发展。就像是山姆帝国后世将软件开发交给印度人去搞一样,先由山姆帝国搞出软件最有技术的那一部分。然后再把那些杂七杂化毕竟还是存在的,精英文化的存在。使统治者再怎么烂,也不可能太差。时不时的总会冒出一些为万民着想的统治者。
而民众习惯了自宋、明、清商品经济所形成的上进性格不可能完全消除,上进就要努力。努力就要动脑,动脑越多,学得越多,也就失去灵性了。
上层社会。与普通民众。都将慢慢进入一种平衡的状态。
最淳朴的社会,自然也就社会主义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也将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如后世的瑞典,就已经开始给民众发工资了,变相的进入了**社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民国第一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118章:走向大同(大结局)〗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22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