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中国的合成材料(2/4)

才能拼价格。

那时候要拼价格的话,中国根本不怕欧洲人。

中国有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还有廉价的劳动力,欧洲拿什么来比呢?

不过在欧洲人卷土重来前,确实是一个十分梦幻的黄金时代,西药价格普遍上涨了20~30倍,个别还上涨了五十多倍。

这些西药市场也就被中国只要公司给占领了,同时还有药品送到南北和加拿大和美国的药品进行竞争。

美国的药品生产数量并不大,之前主要是德国人包揽了这一产业。

早已做好准备的中国在美国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先把药品输入南美和加拿大了,同时吞下了澳大利亚、东南亚、印度、非洲、俄国市场。

原本价值一元的药品,现在能卖个二三十元,这其中暴利可想而知了。

钢轨价格一吨也上涨到了八十炎黄币了,一战前只需要四十炎黄币就能买一吨钢轨,财团现在钱多得没地方花,就大量修铁路。

大量民族商人带着钱前往海外开拓市场,特别是那些退伍军人,他们有纪律能吃苦,很多人甚至跑到非洲、南美等地去开拓海外市场。

他们把中国商品卖往世界各地,在把世界各地的原材料源源不断的送回中国。

德国在1914年之前,在南美投资了9亿美元,这9亿美元的资产,如今全部都卖给了中国。

除了在南美的投资,德国还把在亚洲和部分非洲的投资都卖给了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

因为同盟国的黄金没有协约国那么多,所以海外资产自然是要卖的。中国并非是直接用钱去买,而是给德国出口各种作战物资。

同盟国获得了这些物资后,起码在1916年,德国陆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看上去除了海军不占什么优势外,在陆地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中国也从德国那里拿到了大量海外资产,而协约国同样也在卖海外资产,不过英国人的海外资产主要是铁路。

英国的海外投资当中,几乎大部分都是铁路投资,占到了四分之三的程度,中国资本对这些铁路很多时候并不感兴趣。

反而对那些矿产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

法国的海外资产也有些,但没有德国那么多,但如果直接算殖民地的话,法国的海外资产自然是更多的。

英国、法国、俄国基本上都开始出售在中国的资产,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也全都接了,然后用物资换取。

此战过后,中国国内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列强的资产了。

而中国在海外却攫取了很多资产,加上当初大砸银子买下的资产,加上那些民族商人开始到海外大量投资,中国的海外资产正在激增。

出国经营小生意的中国人也开始增多了,那些中国人在出国前,都会现在国内加盟一个项目,然后到海外开拓市场。

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现在都是不错的去处。

江渝组建开始在各国组建华人黑帮力量,以确保出国的华人不被黑帮欺压,至于官方的,自然有官方来对付。

这些由政府组织的移民,经营的都是些不错的小生意,这些小生意同样可以做大。

如开设各种商店、酒吧,还有华人传统的海外生存三把刀,菜刀、剃头刀、剪刀,不过时代毕竟变了,理发店要开高档的,要能引领时尚的,饭馆也要开得像样一些,不过做吃的还可以开快餐店。

什么肯德基、麦当劳都被中国给盗版了,但现在就是正版的,这些快餐店正在不断的向世界各国扩张。

剪刀方面就算了,中国服装已引领世界时尚了,开服装店也是不错的。

还有到外国搞批发市场,专门向那些鬼佬批发中国商品。

就是小到水果店什么的都可以开。

这些小生意别看它小,但是中国人在其他国家占领多了,那所赚到的资本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则在向外投资电力、大矿场、大种植园,同时把银行、百货商店、快餐店开设到其他国家去。

那些民族商人则在海外经营中小矿场、种植园,经营一些中型商店。

由此形成上中下皆有中国人存在的海外投资格局。

这些海外投资将每年为中国带回大量利润。

不用怀疑,这个时代很多领域都是一张白纸,随便你去涂鸦的白纸,只要你肯去涂鸦,多少都能赚到一些。

……

江渝开完财团高层会议,就视察财团产业去了,这次他视察的是财团的合成材料工厂。

在这一年的中国,合成材料被大量制造了出来。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人造纤维、人造橡胶。

在这三大种类的人工合成材料当中,后世塑料的产量最高,每年多达6000万吨,与水泥、木材产量相当。

人造纤维每年的产量则高达1500万吨,在后世超过了棉花产量。

人造橡胶的产量则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民国第一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170章:中国的合成材料〗地址https://wap.xbqg9.net/18/1822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