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恭亲王(2/3)
再厉害,也经不起如此消耗,最后必然败亡!”
慈禧冷着脸说道:“怎么守?”
荣禄硬着头皮说道:“京师乃六朝古都,自有一套城防方法,只需要依照前例,想来足以挡住南蛮子的进攻!”
荣禄当真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慈禧看向载漪。
载漪登时心头一紧,不等慈禧开口,他已经开口说道:“太后,兵者国之大事,今日微臣才从通州返回,不知道京师情况。万万不敢贸贸然开口,免得误了国家大事。”
慈禧看着庆亲王、荣禄、载漪三人就心头生出一股怒火,但她知道不能够随意发泄,此三人都是国家重臣,再说冲这三人怒斥一番又如何?能够让他们想出退敌良策吗?
本来慈禧不想问恭亲王奕?的,但此时此刻由不得慈禧不问。
犹豫了半响。慈禧柔声问道:“恭亲王,可有守城良策?”
恭亲王撑开眼皮,露出浑浊的双眼,喉咙发出古怪的声音。
身后的恭亲王府太监立刻递上信的痰盂。
恭亲王奕?狠狠咳了一把,慈禧眼尖看到里面不仅仅是浓痰,更有血红之色,慈禧心中不由生出几分不忍之心。
缓了口气,恭亲王奕?这才有气无力的说道:“宋庆……可为……守城大将。”
要不是认真倾听,再加上军机处内此时无人说话。慈禧怕是听不到恭亲王说什么。
慈禧微微仰头想了想,她记起宋庆是何许人也了。
宋庆,大清老将,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平定陕甘回乱、甲午战争,至今戎马已经有不下四十载。
不过在甲午战争中,宋庆领兵无方,屡战屡败。
特别是田庄台一战中,中日双方都投入最大的兵力。这也是甲午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陆战。然而两军激战终日,由于宋庆调度无方和炮火劣。一日时间清军战败,田庄台沦陷。
田庄台失守后,宋庆率军向西退走双台子、石山站。从此清军在辽南战场全部瓦解,辽、锦声援梗塞,京师震动,最后迫使满清朝廷不敢再战。最后有了马关条约之耻。
甲午战争后,满清朝廷自然不会轻饶宋庆了。不久以“宋庆统军剿寇屡经失利,此次回救田庄台,又未能力扼狂氛,以致营口被袭。田庄台亦复不守”等罪,予以革职留任处分。
宋庆应该在辽南一带,领有三十营豫军驻防。
慈禧刚想开口问,宋庆在数百里外,怎么来得及赶回京师。
庆亲王一拍脑门道:“我怎么忘了这事呢!那宋庆前天刚好来京师办事,此人又是军中宿将,可以倚为长城!”
慈禧当即微微松了一口气,din头说道:“可!”
顿了顿,慈禧补充道:“今夜就草拟圣旨,可别耽误了城防大事。”
荣禄为了将功补过,当即揽上这任务,说道:“这事情就交给微臣来办。”
说罢,荣禄当即站起来,准备去书案那里草拟圣旨了。
慈禧看了荣禄一眼,眼神柔和了一些。“可!”
城防暂时算是有了计策了,只是慈禧心中还有疑问:“恭亲王,可有退敌良策?要不要暂时让步,出些钱财好叫那假洋鬼子罢兵?”
不出宋哲意料,满清就是一只虚张声势的公鸡,一旦遇到切身危险,慈禧立刻怕了。甚至想着是不是那些钱来填饱宋哲的胃口,好让中华民主国退兵。
恭亲王奕?这次没有说话,摆了摆手。
又是恭亲王府的太监上来,不过这次拿的不是痰盂了,而是锡纸和海烙印。恭亲王拿上吸管吃上几口,表情放松,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回答道:“陛下如何是好?”
这次恭亲王奕?虽然依旧有气无力,但这样多了几分力量。
慈禧听了恭亲王这话,登时有些无言。
这次不等慈禧开口,恭亲王奕?借着海烙印提神这短暂的时间,多说一些话。“才破了大沽口、天津(他们不知道天津未破)、通州,就对台湾蛮子求和。那些列强看在眼里,心里面怎么想?”
“大清终究是大清,疆土万里,坐拥四万万人口,轻易亡不了。且看他假洋鬼子有个什么本领,过上些时日再议其他。”
“而且洋人也不会坐看我们大清亡国。大清亡了,历年来的赔款谁给啊?那些特权、租借,找谁来din头认可啊?可以派人找找洋人出面,能够说得那假洋鬼子退兵自然最好,不能也叫他日子不安生。”
听了这些话,慈禧当即宽心不少,din头说道:“还是恭亲王说的有道理,就依恭亲王说的去办。”
十月一日,凌晨二时,宋哲领兵赶到北京城下。
宋哲立刻命令宋常合架炮轰城。
凌晨三时,火炮架设好了,不过由于来的赶时间,重炮还没有到,只有七十五毫米山炮,再加上晚上没有月色。轰了几次,效果不明显。
宋常合建议宋哲明天再攻城,再则士兵连夜奔波攻城,虽然说下午已经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甲午后】最新更新章节〖第257章 恭亲王〗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93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