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文比(上)(1/2)
“你!”
“杨院,这话说得有些过分了吧?”孟守应眼神有些不善地道,“我等视您为读书人,说出此等斯败类之话,实在是斯扫地。走走走,我看呐,这不器书院也就这样了。”他笑了笑,将手一甩,看着杨帆不再说话。
“哦,那你们赶紧离开吧。书院很忙,就不招待你们了。但有一句说一句,你们要怎么诋毁我没关系,但若是让我在外听到一句说不器书院坏话的,休怪我拆了你们东林书院的招牌!”
“呵,你以为还是当初那个高高在上的凌河伯吗?东林书院不是你好惹的!”
杨帆转过头,“呵呵。你这是在炫耀吗。也好,今日就陪你们东林九生玩玩也无妨。”他明白,这群专门找上茬来的东林书生,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所以也准备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蓝衣书生一听,便笑了笑,道:“既然要比,总得有个高低之分。诸位金陵的兄台,也在这里做个见证,看看这究竟是谁技高一筹。”
古代比,无非就是诗词对联,也没有其他花头。杨帆暗自冷笑,哥比你们多几百年底蕴,还要来挑战哥,笑话!
“老孔,拿出来一些椅子,给诸位生、公子坐一坐。”
“杨,∞.■.n⊙et院难道不请我等进去坐一坐,要在这院内比试?”
杨帆瞥了一样那个衣裳华丽的男子,道:“屋内景致哪有这院中别致。这落叶萧萧,等会若是比试起来。诗兴灵感不就思泉涌了吗?”
等老孔将二十几把椅子搬到院子内,这石像两边也都坐满了人。杨帆道:“既然东林书院要来切磋探讨。那不知道是怎么个比法?”他看着几个人,虽说一副唯我独尊。要死不死的样子,但能够在东林书院混到甲生的,多少还是有些才气的。
那个孟守应一边的书生站起来,看样子是领头大师兄,拱手道:“我们比试,自然就是诗词对联了。咱们为了公平起见,杨院,你看这样可好,咱们既可以自己拟上联。当然,那千人出的千古绝对也不成问题,前提得是自己能对得出的。您看如何?”
“没问题。”杨帆笑道。他坐在石像前边,楼上的李郁欢也赶下来,站在他的旁边。杨帆问道:“郁欢对联、诗词可有造诣?”
李郁欢恭敬道:“略有研究。”
“那好,既然原来是客,更何况有些人已经摩拳擦掌,急不可耐了。”
孟守应道:“既然杨院都这么说了,我等也就不推辞谦让了。就由不才孟守应先来出体吧。”他踱步一圈。故作深沉地道:“云无心以出岫。”
李郁欢微微一笑,立刻对道:“鸟倦飞而知还。”这个其实不怎么难对,只不过是出自陶潜归去来兮之中的一句对偶句罢了。
孟守应有些惊异地看了李郁欢一眼,他原以为这人小小年纪。理应没看过陶潜的词赋,就算看过,也不会如此走心。没想到李郁欢一口便答了出来。
“万里秋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
孟守应眉头一皱,眼珠子一转。道:“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这是个有意思的音形相似的对联。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不仅仅要求形可通假,连音都得相似,确实有些难度。就连李郁欢,都不由眉头一皱,不知道怎么对才工整。
“怎么样?这位小兄弟,不要急。慢慢想一想,要不要在下在复述一遍?”
“呵呵,还以为是什么千古绝对了。小把戏罢了。我来!”杨帆喝了口茶,站起来道:“浮云消。”孟守应的那句话,意思就是,这海水的浪潮,每天都涨潮,每天都落潮。杨帆对的意思就是,天上的浮云弥漫,常常到处弥漫,常常弥漫常常消退,也很是工整。
“怎么样?这位孟书生。”
“还请杨院出题。”孟守应眉头一皱,想不到本来想来个下马威,结果就这么被轻易地接了下来,心中有些不快。后边那些金陵士子纷纷掩嘴偷笑,揶揄道:“小对穿肠没想到也有失手的时候,呵呵。”
“这年轻人和杨院都不简单。典故、句张口即来,就是怪对奇对,也是反应迅敏,实在是高手啊。也不知道杨院会出什么对子。”
杨帆笑了笑,道:“我也不像某些人,刻意刁难别人。只出一对,看看能不能有人对得上。”
“杨院尽管出便是。”
“那好。上联是……”
大伙儿都仔细听着,他们绝对不相信杨帆会如此好心,就随便出个对子,定是要刁难这东林九生。
“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
“什么?这算什么对子?有什么难的?”
“你这呆子,这对子你反过来读读看。”一边有人听出猫腻的士子笑道。这对子不是简单,而是太简单了,随便都对得上,譬如书中苍松道士书。但是难道真就这么简单吗?关键就是反过来读,你就知道了。
画上荷花和尚画,反过来读,还是画上荷花和尚画的谐音,这便是回。顺读倒读都是同一句。这便是汉语言的有趣之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明大黄袍】最新更新章节〖第299章 文比(上)〗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29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