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2 秦晋之好(1/2)
002 秦晋之好
本卷讲述秦国并吞六国的情况,先回顾一下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 >
秦成公四年(周惠王十七年,鲁闵公二年,公元前六六〇年),成公去世,其弟任好继位,这就是著名的秦穆公。他在位期间,与东面的邻居晋国缔结了五次婚姻,这就是常的秦晋之好。政治婚姻本是增进睦邻友好的良方,但两国的关系并未因此“好转”,有时甚至变得“很不好”。就像多位鲁国国君迎娶齐国女子,但要到两国“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鲁桓公就最有发言权了。>
秦穆公继位当年,鲁闵公被庆父派人弑杀。加上两年前被害的国君子般,正应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句话。由于激起民愤,庆父只好逃亡到莒国。鲁庄公夫人哀姜是他的情妇兼同谋,现在也逃亡到邾国。公子友(即季友)带着公子申返回祖国,并拥立为国君,是为鲁僖公。鲁国提出用财宝来交换庆父,莒国人就把弑君元凶送回鲁国,他在途中自杀了。>
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平时喜爱鹤,有些鹤可以乘坐轩车,这本是大夫才能享受的待遇。现在要与狄人作战,国内接受甲胄的人都:“派鹤去吧!鹤享有官禄职位,我们怎能作战!”卫懿公只好亲自上阵,作战不利时,他又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因此兵败被杀。公子申带着残余部众逃过黄河,被拥立为国君,是为卫戴公,暂居曹国。经此变故,卫国沦落为国。>
秦穆公元年(周惠王十八年,鲁僖公元年,公元前六五九年),齐国人向邾国索要哀姜,七月,哀姜在夷地被杀,遗体被运回齐国。>
十月,莒国人来鲁国,要求鲁国兑现诺言,公子友却在郦地打败了他们,俘获莒国国君的弟弟拏。因为是鲁国食言在先,《春秋》完全回避交战原因,《左传》则被迫使用委婉语“莒人来求赂”。>
次年,在荀息的建议下,晋献公“假道伐虢”。虞公不仅同意借道,而且主动提出自己先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试图劝阻,但晋国送来的良马和玉璧的魔力实在太大。>
秦穆公三年(周惠王二十年,鲁僖公三年,公元前六五七年)冬天,楚国人攻打郑国。郑公想与楚国讲和,孔叔却:“齐国正为我国勤劳,丢弃他们的恩德是不样的事。”>
齐桓公与蔡姬在园子里坐船游玩,蔡姬故意把船摇晃不停。桓公害怕害怕得脸色都变了,令她停下,但她不听。桓公一气之下把她送回蔡国,不过没有正式断绝关系,蔡国人却把她改嫁给别的国家。>
次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侵袭蔡国,进而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人到诸侯军中,对齐桓公:“国君住在北海,寡人住在南海,这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没料到国君竟然踏入我国土地,这是什么缘故?”>
管仲代表齐桓公责备:“你们应该进贡的苞茅没有按时进贡,使得天子祭祀时供应不上,缺少滤酒的东西,这是寡人要征询你们的事情。昭王南下巡狩没能返回,这是寡人要质问你们的事情。”>
楚国使者回答:“贡品没能按时进献,这是我国国君的罪过,怎敢不供给。昭王没能返回,请国君到水边去问吧。”诸侯军队又向前开进,在陉地(河南郾城)驻扎。>
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到诸侯军中。齐桓公在召陵(河南郾城)把诸侯联军列成阵势,与屈完一起坐着兵车检阅。齐桓公威胁:“我用这么多军队去作战,有谁能够抵挡?用这么多军队去攻城,什么城攻不下?”屈完回答:“国君如果以恩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如果凭借藉武力,楚国以方城山(河南叶县)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国君的军队虽多,只怕也用不上。”屈完随后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诸侯联军返回时,出现了一段插曲。陈国大夫辕涛涂对郑国大夫申侯:“军队取道陈国与郑国之间撤退,两国一定不堪负担。如果取道东方,向东方国耀武扬威,沿着海边回去,这就好了。”申侯这个想法不错,辕涛涂就向齐桓公提出这个建议,齐桓公同意了。不想申侯进见齐桓公,建议:“军队出外已久,疲惫不堪,如果取道东方,万一遇到敌人,恐怕无法投入战斗了。如果取道陈国、郑国之间,由两国供应粮食军需,这样才好。”齐桓公很高兴,就把虎牢赏给他,而把辕涛涂拘禁起来。>
秋天,鲁国与江国人、黄国人攻打陈国,声讨该国对齐国的不忠诚。>
十二月,诸侯联军侵袭陈国,队伍中出现鲁国大夫公孙兹(叔牙之子)的身影。陈国求和,齐国把辕涛涂释放回国。>
晋国太子申生在曲沃自缢身亡。>
此前,晋献公打算改立奚齐为太子,已经和中大夫里克商量妥当。骊姬对申生:“国君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祭祀她。”太子在曲沃祭祀齐姜,把祭酒祭肉带回来献给父亲。正巧献公外出打猎,骊姬就把酒肉存放在宫内。献公回来后,骊姬在酒中添加了某些物质,然后才转给献公。献公正要品尝,骊姬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先测试一下。献公就把酒洒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更新章节〖A002 秦晋之好〗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