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2 泪洒岸门(1/2)
12 泪洒岸门
秦献公元年(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三八四年),秦国废除殉葬制度,这是变法的先声。 (.. )>
齐国进攻魏国。赵国救援魏国,在廪丘(河南范县)打败齐军。>
齐国太公田和去世,田侯剡即位。>
次年,秦国在栎阳(陕西富平)筑城。>
赵国修筑刚平城(河南清丰),大举进攻卫国。卫国向魏国求救,魏国在兔台击败赵**队。>
秦献公三年(周安王二十年,公元前三八二年),秦国出现日食。>
赵国包围卫国,卫国向魏国求救。魏国和齐国协助卫国反攻,夺取赵国的刚平城,进抵中牟,夺取赵国的河东地。>
吴起在楚国变法。>
吴起曾经陪同魏武侯沿黄河泛舟而下,船到半途,魏武侯回过头来:“山川如此险要和壮美,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被夏禹灭亡。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位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被武王杀死。由此看来,国家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势的险要。如果国君不施恩德,现在同乘这船的人也会全部变成国君的仇敌!”武侯连连称好。>
公叔继任魏国国相后,他非常畏惧吴起的才能,在一个仆人的点拨下,他向魏武侯提出建议,使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吴起这个大人才: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就一定会迎娶公主,否则必定推辞。然后,公叔同时宴请吴起和公主,席间故意惹公主发怒,被她当面羞辱。吴起看到此情形,对公主没有好感,之后就婉拒了魏武侯联姻的邀请,魏武侯从此不再信任吴起。>
可叹吴起用兵如神,但难挡背后射来的暗箭。>
由于王错不断在魏武侯面前进谗言,魏武侯于是派人传召吴起。他行进至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时,停下车回头遥望西河郡,不觉潸然泪下。车夫对他:“我私下观察您的心志,把舍弃天下看得就像扔掉鞋子一样。如今您离开西河郡,却流下了眼泪,这是什么缘故啊?”吴起擦去眼泪回答:“你不知道,如果国君信任我,让我尽自己的才能,那么我凭借西河郡就可以帮助国君成就王业。如今国君听信馋言而不信任我,西河郡被秦国攻取的日子不会久了,魏国从此要削弱了。”他于是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楚悼王一向仰慕吴起的才能,首先任命他为宛城太守,随即升任令尹。吴起开始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凡已传三代的封君,取消爵禄,降为平民;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裁撤冗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改进筑城法,建设国都郢。楚国日益强大,但贵族被吴起恨之入骨。>
次年,魏国和卫国进攻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国进攻魏国,进抵黄河两岸。赵国趁势反攻,夺取魏国的棘蒲(河北魏县)和黄城(河南内黄)。>
楚悼王去世。皇亲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尸体边,伏在上面。作乱者用箭射死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办完丧事,楚肃王即位,下令消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多家。>
清朝嘉庆年间,在靖边县首置吴起镇,相传吴起曾在此镇驻兵。一九三五年十月,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长征。彭大将军在此亲自指挥了“割尾巴”战役,重创了尾随追击的骑兵。几年后,设置吴起县,因镇为名。全国以人名为名的县,陕西看来是最多的,有志丹、子长和子洲等。>
秦献公五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三八零年),齐国攻打燕国,夺取桑丘(河北徐水)。魏、韩,赵三国联手援救燕国,攻打齐国,进抵桑丘。>
此前,魏国虽然灭亡了中山国,但难以消化(中间隔着赵国)。本年前后,中山趁机复国,迁都灵寿(河北平山)。>
次年,秦国首次设置蒲(山西隰县)、蓝田和善明氏等县。>
赵国袭击卫国,齐国救援。>
流放的齐康公去世,没有儿子。田氏于是把姜齐全部兼并了。>
越国从琅邪迁都到吴(江苏苏州)。>
秦献公七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三七八年), 狄人在浍地击败魏**队。>
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至灵丘(山东高唐)。>
次年,蜀国攻打楚国,夺取兹方(湖北松滋)。>
赵国讨伐中山,双方在房子(河北高邑)交战。>
鲁穆公去世,其子继位,是为鲁共公。>
韩侯去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更新章节〖A132 泪洒岸门〗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15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