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4 勾践变脸(1/2)
114 勾践变脸
秦悼公九年(周敬王三十七年,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四八三年)正月,季孙肥不顾孔子的劝阻,在鲁国推行依田亩征税。 >
夏天,鲁哀公与吴国人在橐皋(安徽巢县)相会。吴王派出太宰伯嚭,请求重温旧盟。鲁哀公不愿意,派子贡回答:“盟誓是用来巩固信义的,所以要用内心来制约它,用玉帛来奉献它,用言语来完成它,用神明来约束它。寡君认为只要有了盟约,就不能再改变了。如果还可以改变,就算每天都结盟,又有什么好处?如今您:‘一定要重温旧盟。’如果旧盟可以重温,也就可以冷落。”于是没有重温旧盟。>
吴国召集卫国参加会见。卫国人之前曾经杀死吴国行人,因此感到害怕,就和行人子羽商量。子羽:“吴国正在无道的时候,恐怕会侮辱我们的国君,不如别去。”子木:“吴国正在无道的时候,国家无道,一定会加害别人。吴国虽然无道,仍然足以危害卫国。去吧,高大的树木倒下,旁边的人没有不被击到的。名狗发疯,碰上的没有不被咬伤的,何况是大国呢?”>
秋天,卫出公与吴国人在郧地(山东莒县)相会。鲁哀公、卫出公和宋国皇瑗私下结盟,而婉拒了吴国人的结盟要求。吴国人围住了卫出公的居处。子服何对子贡:“诸侯相会,仪式已经完成,盟主向来宾致礼,所在国馈送食物,以此互相告辞。如今吴国不向卫国致礼,而包围卫国国君的居处,使他难堪,您何不去见见太宰?”子贡请求带上五匹锦做礼物,然后出发。>
子贡与太宰伯嚭交谈,谈到卫国的事情,伯嚭:“寡君愿意侍奉卫君,只是卫君来得晚了。寡君害怕,所以打算留下他。”子贡:“卫君来时,一定和他的大夫们商量过。他的大夫们有的赞成他来,有的反对他来,所以来晚了。那些赞成来的人,是您的支持者。那些反对来的人,是您的仇敌。如果把卫君抓起来,是毁了支持者而抬高了仇敌。这样,想毁了您的人就得意了!再会合诸侯,却把卫君抓起来,谁敢不怕?毁了支持者而抬高仇敌,又使诸侯害怕,恐怕难以成就霸业了!”伯嚭认为有理,就放了卫出公。>
卫出公回到国内,模仿夷人话。公孙弥牟还幼,却:“国君一定不能免于祸难,也许要死在夷地吧!被夷人抓起来,却又喜欢他们的语言,一定会跟他们在一起了。”>
宋国与郑国之间有几块荒地,分别叫做弥作、顷丘、玉畅、喦、戈、钖。郑国公孙侨与宋国人讲和时,约定让这些地方维持原状。等到宋平公、元公的族人从萧邑进到郑国,郑国人为他们在喦、戈、钖三地筑城。九月,宋国向巢攻打郑国,占领钖地,杀死宋元公的孙子,接着包围了岩地。>
十二月,郑国罕达救援喦地,包围了宋军。>
次年春天,宋国向魋救援本**队。郑国罕达派人通告全军:“抓往向魋的人有赏。”向魋逃回国,郑国在喦地歼灭了宋军,擒获了成讙、郜延,让六个城邑重新变为废墟。>
夏天,周朝单平公、晋定公、吴王夫差、鲁哀公在黄池(河南封丘)相会。>
六月,越王攻打吴国,兵分两路。畴无余、讴阳率领南路军队,首先到达吴国国都郊外。吴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在泓水边观察越军形势。弥庸见到姑蔑人的旗帜,就:“这是我父亲的旗帜,我不能眼见仇人而不去杀死他们。”太子友:“交战万一失利,将导致亡国。还是等一下吧。”弥庸不听,聚集了五千名部下出战,王子地帮助他。乙酉日,两军交战,弥庸擒获畴无余,王子地擒获讴阳。但越王率大部队到达,吴国王子地改为守卫城池。第二天,两军再次交战,越军大败吴军,擒获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下一天,越军攻进吴都。>
在本国主力远在境外的情况下,留守兵马选择主动出击,需要十分慎重。这次,吴军歼灭了敌,却被大敌歼灭。>
吴国人去向吴王夫差报告战败的消息,吴王恐怕诸侯知道,亲手把七个来报信的人杀死。>
七月辛丑日,举行结盟仪式。吴国人、晋国人都争着要先歃血。吴国人:“在周室中,我们是最长的。”晋国人:“在姬姓国中,我们是首领。”赵鞅召唤司马寅:“天晚了,盟事尚未成功,是我们二个臣子的罪过。击起战鼓整顿队伍,我们俩战死,先后次序就一定能够确定。”司马寅请求自己先去观察一下,他回来后:“吃肉的人气色不应该晦暗。现在吴王的气色晦暗,莫不是国家被打败了吗?是太子死了吗?再夷人秉性轻率,不能长期忍耐,请再等一会儿。”果然,吴国人最后让晋国人首先歃血。>
吴国人打算带着鲁哀公去见晋定公,子服何对吴国使者:“周王会合诸侯,就让方伯率领诸侯进见周王。方伯会合诸侯,就让侯率领子、男进见方伯。周王以下,朝聘时所献的礼物也各不相同。所以敝邑进贡给吴国的财礼,要比晋国丰厚,而没有比不上它的,因为是把吴国当作盟主。现在诸侯相会,而君王打算带领寡君去见晋君,那么晋国就成了盟主了,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更新章节〖A114 勾践变脸〗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15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