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1 物归原主(1/2)

101 物归原主

秦哀公三十二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公元前五〇五年)春天,乘楚国局面混乱,周敬王派人到楚国杀死了王子朝,谁知为自己再次外出打猎创造了条件。

夏天,鲁国送粮食给蔡国,用来周济急难,哀怜他们没有粮食。

吴军正在楚国扬威耀武,越国乘机进攻吴国。

另外,吴王曾派人召见陈怀公。怀公召集国人朝见,征求意见:“想要依附楚国的站在右边,想要依附吴国的站在左边。都城里的人有田地的按田地所在方向站,没有田地的和亲族站在一起。”

逢滑面对怀公而立,上前:“臣听国家的兴起是因为福份,国家的灭亡是由于祸难。现在吴国没有福份,楚国没有祸难。楚国不可抛弃,吴国不可相从。而晋国,是盟主,如果以服从晋国作为理由拒绝吴国,怎么样?”

陈怀公:“楚国被人打败,国君逃亡,不是祸难,那是什么?”逢滑回答:“国家碰到这种情况的很多,为什么一定不能恢复?国尚且能恢复,何况是大国呢?臣听国家的兴起,国君对待民众,就同对待受伤害的人,这就是它的福份。国家的灭亡,国君对待民众,就同泥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祸难。楚国虽然没有德行,但也不斩杀它的民众。吴国因战争不断而疲惫,尸骨暴露多如杂草,又看不出它有什么德行。上天也许正是在给楚国教训,祸难降临吴国,还会有多少日子?”陈怀公听从了他的话。

六月,鲁国季孙意如去世,其子季孙斯继位。

秦国子蒲、子虎率领五百辆兵车,在申包胥引领下到达楚国。子蒲:“我不熟悉吴国人作战方法。”就让楚国人先与吴国人交战,自己率兵从稷地(河南桐柏)出发,与楚军会师,在沂地(河南正阳)大败夫概。

吴国人之前在柏举擒获了薳射,薳射的儿子收拾败兵跟随公子申,在军祥(河北随县)打败了吴军。

七月,公子结、子蒲灭亡了唐国。

鲁国叔孙不敢去世,其子叔孙州仇继位。

九月,吴国夫概回国,自立为王。他与阖闾交战,被打败,逃到楚国,他的后代就是堂溪氏。

吴军在雍澨(湖北京山)打败楚军,秦军又打败吴军。吴军在麇邑(湖北郧县)驻扎,公子结打算放火焚城,公子申:“父兄亲戚的尸骨暴露在外,不能收拾,又焚烧他们,这样不行。”公子结:“国家已经灭亡了!死去的人如果有知觉,到哪里去享受以往的祭祀?哪里还怕被焚烧尸骨?”于是放火烧城,又接着交战,吴军战败。又在公婿之溪交战,吴军大败,吴王阖闾只好回国。

十个月以前,吴军取得柏举之战的辉煌胜利,并轻易攻占郢都。吴军现在败得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吴国相对于楚国而言,是个国,国力有限;吴军能迅速歼灭楚军主力,但要征服楚国的广大人民,有效控制广袤土地,这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吴军轻易占领郢都后,将帅忙于争抢宫室,没有功夫统筹规划;吴军的占领到处点了反抗的火焰,楚军的残兵败将趁势重振旗鼓;秦军的到来大大加速了吴军的失败,秦朝这次总算火了一把。

战国后期,乐毅率领六国联军迅速歼灭齐国主力。随后,乐毅率领燕军独立追击,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被杀。乐毅陆续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邑,把它们变成燕国的郡县,在当地宽减赋税,废除苛政。对于剩余两座尚未攻取的城邑(莒和即墨),乐毅采取围而不攻的方针,以收服人心,从根本上瓦解齐国。燕国即将实现“以吞大”的宏伟目标,不想燕惠王中了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将乐毅撤换,结果功败垂成,已攻占的齐国城池全部物归原主。

两下对比,现在楚昭王外出狩猎,楚国未被吴军控制的地方远不止两座城邑,又有外军干涉或者干扰,因此吴军败得不算冤。

鲁国季氏家臣阳虎囚禁主人和公父歜,而驱逐仲梁怀。

此前,阳虎打算用琦瑶随葬季孙意如,仲梁怀不肯给,阳虎已起驱逐之意。公山不狃任费宰,到郊外去迎接慰劳仲梁怀,后者对他不敬重。他于是大怒,对阳虎:“您赶走他吧!”

十月,阳虎杀死公何藐,强迫主人在稷门内设立盟誓,又举行大规模的诅咒,驱逐公父歜及秦遄到齐国。季氏之前多次欺凌国君,现在也要享受一下家臣的厉害了。

楚昭王进入郢都,赏赐斗辛等人。公子申:“不要赏赐斗怀。”昭王:“大德消除怨,这是道义。”申包胥:“我这样做是为了君王,不是为自己。君王已经得到了安定,我还求什么?再我对蔓成然不满,难道又向他学?”于是躲起来,不接受赏赐。

昭王打算让季芈出嫁,她拒绝:“作为一个女子,就是要远离男人。然而钟建背过我了。”昭王就把她嫁给钟建,并任命妹夫为乐尹。

楚昭王想杀死之前不肯让船的蓝尹叠。公子申:“囊瓦就是对旧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更新章节〖A101 物归原主〗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15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