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臆想求证(1/3)

第九章 臆想求证

“他们会在这里做什么呢,桑吉喇嘛叫我们来此不会是要回收垃圾的吧?”慕容雨开始分析线索,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差点一跤跌进雅鲁藏布江。

张禄一把将他拽住,喝道:“你走路要看着点,这次算你运气好,有我拉着你,否则,你就顺江漂流吧。那么冷的江水,我可不想下去救你。”。

“顺江漂流”这四个字提醒了鲁志松,他看了看四周环境道:“我明白了,那伙人是从江上走的,只有这样的方法,才不会被人发现其影踪。”。

“你是,他们再也没回过寺庙,也没去泽当,在这里撇开两位领队的吗?”林哲一下子捉住了鲁志松要的话里头的重点,鲁志松点头道:“没错,如果要甩开人,就只有这个办法最有效。漫长的雅鲁藏布江,只需要一条舟,顺流而下,追踪他们的人根本就跑不过。只要甩脱了想控制他们的人,两岸找个没人的地方一登陆,从此就渺无消息了。”。

赵福鼓掌道:“那就没错了,桑吉喇嘛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信息。可能最后一批探险队和早先探险队在理念上不符,在庙里对今后路线选择发生了争持。结果,先前的探险组早有预案,也就是水遁,带上和他们想法相同的人摆脱领队与他们一块走了。”。

“还是有问题,因为至今为止,我们的一切判断都建立在一种根本不够牢靠的主观臆想基础上,事实当真如此吗?”慕容雨想想,认为整个思路还是存在着极大问题,太过于一厢情愿的认为。

林哲笑着道:“你的没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到现在为止,还能够摸到这条历史的尾巴,明我们的思路是可行的。有句话不是过吗?大胆假设,心求证。”。

点篝火,露宿在海拔高度四千多米的冰雪平原,冷飕飕的风,刺骨透心凉,防不胜防啊,哪怕是把帐篷封个严实还是拦不住外头的寒气入侵。呼吸的气息都凝结成水蒸气,四个人挤在一块取暖,顶上的透气窗把烟雾给抽取出去。

林哲与张禄去购买装备,他们准备用橡皮艇顺江划下,找寻当年的踪迹。这是一项非常艰苦而且有充满不确定的工作,不仅要卖力地划船,还要瞪大眼睛搜索两岸有可能登陆或者可疑的地点。

只要有发现,立即上岸搜索一番,鲁志松又返回寺庙找桑吉喇嘛一趟,请示他有何建议,桑吉喇嘛却已消失不见,更令人诡异的是,问遍整个喇嘛庙,没人识得桑吉喇嘛,更别提有九十多岁的老喇嘛可以白日飞升的。

想必桑吉喇嘛是位深藏不露的隐士,既然有缘出现在六人面前,指出一条明路,那么就只有两个选择,一则打道回府,从此别再牵挂此事;二则就是傻傻地照做,随心而为就行了。

通过集体表决,四票对两票,顺江而下,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还是有活干不知冷热,一旦闲了下来,冻得连毯子都能成冰棍,这可是正宗的牦牛绒捻纺的毛线和羊毛套织而成的长毯啊,还是挡不住森冷的威力。

在帐篷内取暖用的篝火烧煮的热水沸腾的水蒸气,给每个人带来点热意,心理作用罢了,冷还是冷的。

熬了一宿,不太敢睡,怕第二天成了冰封雪雕的造型。天一亮,大伙穿戴齐整,逃也似地钻出了帐篷,赞美着藏区清晨,薄雾笼罩在江面,虫鸣鸟唱的,远处牦牛与羊群吃草,低声地呼朋引友。

直到中午时分,林哲、张禄两人才回来,带来一名向导,他名字叫格桑,藏语的就是幸福,希望他能够给大家带来想要的幸福。

格桑是个开朗的康巴汉子,年龄在三十多岁左右,经常为进入藏区游览的人们做导游,是个经验丰富的业者。身高一米六八,体重一百多,十分健壮,他收费颇高,但他是本地有知名度的,在他的引导下,好评最少是皇冠以上级别。

林哲在购买装备时找到他的,本来他不愿意做这样,在他看来冒险性极强又很无厘头的行程,不过禁不住林哲的劝和高价聘请,格桑最后还是同意了。

趁格桑不注意,张禄给其他人比了四个手指头,明导游这次身价有多少,四万啊,林哲不惜血本投入,并且当场付了。有了金钱刺激,格桑自然卖力,他重新优化了所有人携带的物品,使其更适合在藏区野外探险。

虽然是索要高价,但每个人还是很尊重格桑的,毕竟大伙今后的生死成败拿捏在他手心里的,百分,万分地听从他的指导。

今天是无法出发了,只好在河岸边再呆上一夜,不过今夜就比昨夜好多了,温暖舒适,让人免不了为格桑大唱赞歌,颂扬他生活经验丰富。格桑露出淳朴的天性,乐呵呵地听着,给每个人解答如何在藏区严酷的生存条件下活得更好。

天明之后,格桑让人把两条四人座的加大橡皮艇心地放入江里,随行物品分别固定在每个人身侧或中间,分担好载重量,这才解开缆绳下令出发。

别以为高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亢龙寻道】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臆想求证〗地址https://wap.xbqg9.net/17/1701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