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1 节 芬兰归顺(3/6)
人运送到欧洲大陆,美国远征军的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90万人,对于美欧联盟的速度能源集团也是有点惊讶的,好家伙的,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组织了六百万的军队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数千公里战线上,而且他们还从国内抽调了数十万的军队开始快速的进攻在他们后方的能源集团各大军事基地,因为前一阵的撤退,现在这些基地李从是准备放弃了,从一开始李从说要把这些difang给新苏联开始。李从就要放弃这些difang了,这边所有的基地都不是大型的,人数最多的也就只有几万人而已,在这样的大型战争面前他们是不keneng守住的。既然明zhidao是一些送死的事情了,现在就meiyou必要让弟兄们在这里送死了,早点吧他们撤退回去也是保留ziji力量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境内的大量的苏联人他们meiyou选择跟随圣彼得堡的投降政府,他们选择跟随美欧联盟,并且在当日宣布加入美欧联盟,并且要在最短的shijian内组织处一只超过百万人的部队来抵抗侵略军,来保卫他们ziji的家乡的安全,当天晚上就在他们表明ziji的立场的shihou,能源集团的上千架飞机就光临了他们的交通枢纽,大型的制造工厂等一些军事项目。扔下了数万吨的炸弹,这让meiyou建国战争的两个国家立马就傻眼了,他们ganjiaoziji是不是太草率了yidian呢,不过为了防止这里也出现跟新苏联yiyang的情况,欧罗巴的三十万大军yijing住进了这两个国家,他们现在就是想要反悔也是不keneng的事情了,美欧联盟不会愿意的,而且他们还给当地的人说能源集团的人多么多么的凶猛,他们要屠城的。
李寅只是让ziji的空军开始空袭这几个跟美欧联盟合作的国家和地区,此刻他的军队可meiyou空管他们。因为在新苏联宣布加入能源集团的以后,他们北面的邻居,芬兰也宣布解除ziji的武装,欢迎能源集团的军队进入,这yidian是所有的能源集团高层都meiyou想到。这芬兰人还真是有觉悟呢,不错。李寅的特战师是作战部队自然不keneng会出动军队去管这样的事情的,跟着的大旱雇佣军立刻就出来了,他们负责到芬兰去接管芬兰的防卫。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并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芬兰是shijie高度发达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近年来,能源集团和芬兰经贸发展迅速,能源集团是芬兰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芬兰也是能源集团在北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亦为能源集团在北欧的第二大技术转让方,也正是因为双方合作长久的原因,他们qingchu的zhidao能源集团的本事,他们不会跟能源集团对抗的,他们选择了服从。
芬兰是shijie上靠北的国家之一,全国1/4领土在北极圈内,冬季寒冷;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3~17度,日照shijian长,北部5月底到8月初为极昼期,日不落。监督shijie各国**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52年全球**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接手这样一个国家,对于能源集团来说利大于弊。
人口约2532万人(2049年底)。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大多数芬兰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约1%的人口则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数次战争都meiyou波及到这个difang,所以他们的生活水平开始稳步的增长,目前yijing是整个欧罗巴地区最为发达的地区了,虽然之前也曾加加入了欧罗巴,但是因为当地的保守,所以欧罗巴的触角一直都meiyou完全的伸进来,能源集团要接手的话也不需要大规模的肃清活动,仅仅是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机构就可以了。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座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中世纪建筑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各地游人。
芬兰总面积共338,000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能源集团】最新更新章节〖第 1591 节 芬兰归顺〗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626/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