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7 节 得到最大的钻石矿(4/6)

、乌苏里江东、库页岛100多万土地给俄罗斯,华夏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致华夏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华夏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到华夏对外东北的主权恢复了一丝的希望。但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华夏。1924年5月31日,当时的华夏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也叫中苏协定。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帝俄在华夏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帝俄在华夏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五、中东铁路同意由华夏赎回。六、承认外蒙古是华夏领土,华夏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唐朝平定室韦、勿吉后占据了外东北大部分,属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辽属上京道,后为金朝版图。元朝大部分归辽阳行省,明朝归努尔干都司和女真族。16世纪下半叶开始,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并割去了原属华夏的大片领土。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依照自然条件,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宽广,平均海拔120米,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达勒拿河流域,平均海拔300~500米,高原面破碎;南部和东北部山地,包括切尔斯基山脉、上扬斯克山脉、贝加尔诸山、东西萨彦岭、阿尔泰山西北段)等。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c。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c。降水时空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针叶林地带500~600毫米,阿尔泰山地达1000~2000毫米。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西伯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

1895~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后,该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以俄罗斯民族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2)库兹涅茨克大煤田及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工业得以大发展。50年代实施了安加拉叶尼塞河的水力资源开发。60年代中期起开发西西伯利亚大型油气田。7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4275千米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即贝阿铁路泰舍特苏维埃港),已于1984年11月通车。西伯利亚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在此基础上,石油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冶金工业也很发达,钢铁工业已初具规模,机械工业有发展,但不配套,仍较薄弱。农业以西西伯利亚南部较发达,小麦和乳、肉用畜牧业为主要部门。

在二战时期这里曾经是整个苏联的大后方,一只到二战结束后这里的工业都是十分的发达的,原本这里靠着石油以及其他的一些资源可能会变的不错的,只是李从的能源集团横空出世让这一切变的有些不可能了,这里就变的渐渐荒凉起来了,而且这么大的一片领土上也没多少人,这里就好像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一样,幸好这里还有一些钻石矿呈点状分布,要不然的话这里还真就是被上帝遗忘的民族。

搞定了红杉树的事情以后李从此刻就在原来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钻石坑,和平钻石坑的前面,这样一个巨大的家伙更好像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工形成的。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零下50摄氏度。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前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这个巨大的洞穴直径大约1600米,深度达533米,从卫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大伤口。想到自己刚刚弄下来的那个巨大的钻石矿可能以后也会变成这个样子,李从的心里就有些不怎么舒服的,毕竟这是在地球的身上弄伤疤的,咱虽然不是什么环保人士,但是也不是那些恶劣的大自然改造师。

和平钻石矿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零下50摄氏度。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前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

据悉,由于这个钻石矿坑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直升机也被禁止从它上面飞过。因为这个大洞造成的空气湍流足以将直升机吸进它的内部。一旦直升机被巨洞中紊乱的空气湍流“俘虏”,那将凶多吉少。事实上,从这个地球上“最大洞穴”中挖掘钻石显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冬天,润滑剂也会结成冰,钢铁也会被冻裂。

“和平”钻石矿坑曾是克里姆林宫的最高机密之一,它产出的大量钻石使前苏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能源集团】最新更新章节〖第 1437 节 得到最大的钻石矿〗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626/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