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7 节 钻石(5/6)
堆、重9.5克拉。
这块巨型重达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cullian)”原石,共切磨成105颗钻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没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占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见原石琢磨成钻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李从的眼前就是那么几颗巨大的钻石跟一袋子的小钻石,旁边还有说明说这就是非洲之星制造出来的,老天啊,李从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快速的流动,现在世界上对这些失踪的钻石可是非常的稀罕的,李从稍微测试了一下这东西的硬度,感觉绝对是钻石的,藏在这么隐蔽的地方要不是真货,打死这个家伙都不会相信的。
就在李从惊讶的时候,一旁的一号看到另外一个带子,也是同样的包装,这里面的东西应该跟李从的那个不相上下吧。
“先生,这个说是什么光之山的,是不是钻石啊。”一号一边说着一边准备打开,这句话可把李从的魂给勾走了,妈的,这沙皇到底是不是专门造钻石的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呢,这些东西在外面都是找不到的,没想到全都在这里被找到了。
一号发现的这个被称之为大莫卧儿钻石,英文名称greatmoguldiamond1304年间发现于尤可拉(kollur)矿山。原石重7875旧克拉,加工成玫瑰花型后重240旧克拉(一说280克拉)。大莫卧儿钻石是17世纪在尤发现的钻石。1665年法国旅行家塔韦尼埃(tavernier)在尤王宫服务时曾目睹这颗钻石。大莫卧儿根据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迦汗命名。但是,这颗钻石后来失踪了。传说后世的“奥尔洛夫”和“光之山”钻石都是从大莫卧儿钻石分割出来的。
英文名称koh-i-noordiamond历史名钻。产于尤可拉(kollur)矿山,原石据说重达800克拉。最初磨成玫瑰型,重191克拉(1865旧克拉)。1526年曾归苏丹?巴卑尔所有。后来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珍宝。1738年又成为波斯王纳狄尔沙赫的战利品。1850年归英国王室所有。1862年为除去上面的瑕疵,将其重新琢磨成圆钻型,重量减至10893克拉。据介绍,此钻颜色偏灰,色级不高。美国宝石学家曾将其估价为700万美元,但是李从相信自己要是拿出去的话,肯花几千万要买的人肯定会不少的。
奥尔洛夫钻石重198.62克拉。这颗钻石呈淡青绿色,像半个鸽子蛋,一边有缺口,可谓前沙俄名钻。据称当时的奥尔洛夫伯爵助情人凯瑟琳当上女沙皇并赠送这颗钻石,为了提醒情人自己的重要地位。然而凯瑟琳接受了钻石,却收回了对奥尔洛夫的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权势跟爱情比起来还是爱情重要一点,李从这个时候可是没心情管这个的,他要继续看这个宝库的。
很快李从跟一号就又发现了另外一个著名的钻石,神像之眼,神像之眼钻石(idol’seye),是一颗扁平的梨形钻石,大小有如一颗鸡蛋。“神像之眼”重70.2克拉。传说它是克什米尔酋长交给勒索拉沙塔哈公主的土耳其苏丹的“赎金”。
神像之眼是一系列传奇,神秘,幻想的完美结合体。他的故事包含了崇拜、盗窃、掠夺、神秘失踪等变幻莫测的事迹。
比如说,从它的名字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这颗钻石是不是真的曾经某个神像的眼睛呢?但是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的前世今生中有这么一段辉煌的经历。他的名字很可能是因为它雕刻的形状、外表想一颗明眸善睐的大眼睛。为什么要切成这样呢?为何不切成其他的样式?这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颗神像之眼是由哪个不择手段的崇拜者从某神像身上挖下来的,然后再放到黑市上卖。但这也同样无从查证。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早在十七世纪的尤戈尔康达地区,大概算1607年前后,神像之眼是属于一位波斯的王子的。他叫雷哈勃。但是很不幸他遭遇了债务危机,就拿神像之眼去抵债,所以这颗大钻石就流入了债主——东尤公司的手里。从此他消失了300年之久,由此产生了诸多的猜测和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雷哈勃他真的存在么?即使这样,那这颗钻石怎么从尤辗转到波斯然后又回到尤人的手中呢?东尤公司这么早就有在做这样的交易?伊丽莎白女王1600年颁给东尤公司在苏拉特经商的许可证,而在尤经商的许可证则要等到1609年。假使东尤公司真的得到了那钻石,那他们会不会卖给权贵们当私人藏品呢?或者说东尤公司自己人监守自盗了?
另一个故事就这样的。传说这钻石还是当年拉什塔公主被劫持土耳其皇帝后尤人的赎金。但是这个故事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直到1865年,神像之眼才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这年的伦敦克里斯蒂拍卖会上,神像之眼被一名神秘的拍者买走。他只留下了简单的“b.b”作为代号。1906年,这名神秘之客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1842-1918
土耳其苏丹帝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能源集团】最新更新章节〖第 1387 节 钻石〗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626/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