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难为日本民,自叹血缘贫(3/3)
小路:“是受压迫的阶层,非日本人统治的既得利益获得者的阶层,他们不是独立的力量。那些忠实于日本政府的人往往会闹独立。而汉奸,正是我们铲除的对象。”
1,陈火泉(1908-1999),台湾彰化县鹿港镇人,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院(现今台北科技大学之前身)毕业,曾任于台湾制脑株式会社、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林务局,退休后专事写作。他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以日文创作,194年发表处女作《道》于《文艺台湾》。战后,勤学中文,改以中文创作。晚年转而创作一系列的人生哲理散文,文章“深入浅出,颇能鼓舞人心”。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创作特殊贡献奖”。
,皇民化运动,是在日本人发动战争以后,在台湾推行的强化殖民措施。以前他们在琉球做的,就是他们现在在台湾做的。皇民化是个社会运动,他们多次在各地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在台北市公会堂召开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讲演会”,等。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殖民当局成立皇民奉公会,皇民化运动深化,开始皇民奉公运动。
类似地,不久后,日本人在朝鲜半岛也开始推动创氏改名与要求市民朗读皇国臣民之誓词的运动。
皇民化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推行日本语言。日语是官方语言,学校主要用日语授课。在学校里,在政府里,在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大力推行日语。
第二个就是更改姓氏运动:要求改用日本姓氏,比如改名为岩里政男。当时几乎所有上层社会的本地人都改了姓氏,在学校受教育的人也都有日语名字。一个穿着日军服装,有日本名字,说着日语的人,你怎么知道他是台湾的福佬人?
还有一些形式,比如说,要求一般人民对日之丸国旗的敬爱,并要求齐唱君之代国歌。在城市乡村各地建立神道教的象征物神社。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更新章节〖第594章 难为日本民,自叹血缘贫〗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51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