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宋哲元防倭更防蒋(2/2)
各部队各学校之排日教育与排日运动。
协定采用了日本人的六条提议。
宋哲元于七月十九日晨乘北宁路专车离津赴平,车过杨村西侧桥梁时,发现炸弹,幸末爆炸。
同日上午十时,宋安抵北平。次日,发表公开谈话曰:
“本人向主和平,凡事以国家为前提。此次芦沟桥事件之发生,决非中日两大民族之所愿,盖可断言。甚望中日两大民族彼此互让,彼此信任,彼此推诚,促进东亚之和平,造人类之福祉。哲元对于此事之处理,求合法合理之解决,请大家勿信谣言,勿受挑拨,国之大事,只有静侯国家解决也。”
1日,日军再次炮击宛平。
宋哲元仍然保有和平幻想,甚至在日把个别工事拆除,受到蒋的批评。
到日,卢沟桥日军不撤退,二十九军则回防原地。同日接见外交部特派员杨开甲、孙丹林时,宋告:“芦案和平已有希望,今后交涉中心,端在中日两政府。”
显然宋哲元此时尚认为和平可期。两日以后日军再进占廊房,战火一发不可收拾。宋于此时始悟和平之不可恃,才准备迎战。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更新章节〖第113章 宋哲元防倭更防蒋〗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51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