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鬼子母与独角仙人(2/3)

的楼下,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我们现在所在的迦腻色迦寺,曾经见证了印度历史上佛法最为昌盛的时代,也见证了一大批为了追求佛法真理、不惜性命的动人故事……咦?圆觉,你在听吗?”

他回过头,却发觉身边没有了声音,原来圆觉已经酣然入睡,烛光映着他年轻的脸庞……玄奘不禁摇了摇头,这才意识到,天已经很晚了。

玄奘将灯台移到一个角落里,以便让弟子好生安睡。自己则在烛光下彻夜读着世亲菩萨的传记,完全忘记了困倦和疲劳,直到东方发亮……

天色刚明,玄奘便提起扫帚,将整座伽蓝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又在大殿前的径上洒上了鲜花。

在根本“一切有部”的经典《毗奈耶杂事》中记载,有一天,世尊在逝多林的道场中,看到地上不干净,于是便拿起一把笤帚准备打扫园林。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难陀等几位弟子看到后,便都跟着佛陀一起打扫。

园林清扫完毕后,佛陀与众弟子入食堂就坐。佛对弟子们:扫地者有五种功德,一者令自心清净;二者令别人的心清净;三者令诸天欢喜;四者根植端正业力,将来会有模样端正的果报;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打扫卫生能令自己的心清净,就连佛陀都喜欢整洁、干净的环境啊!

远处,几位中年僧侣簇拥着一位老僧匆匆赶来。

“你就是昨天晚上来的挂单行者?”那老僧问道。

“正是,”玄奘放下扫帚,合掌问讯,“大师您是……”

“我是这寺中的住持,”那老僧道,“前些日子去布色羯逻伐底城,参拜阿育王时期建的窣堵波,昨夜方回。听他们,寺中来了个挂单行者,是从极遥远的摩诃至那来的,老僧还不甚信,如今见到法师,果然面貌清奇,与我国中之人大不相同。莫非你就是玄奘法师么?”

“不敢,”玄奘道,“贫僧正是玄奘。”

“果然是东土来的玄奘法师!”住持激动万分,“昨晚老衲不在,实在是太怠慢了!”

“长老何必客气?”玄奘道,“出家人云游四方,随处挂单,有个住处就行,何言怠慢之?”

“可法师远行至此,乃是殊胜之极的事情啊,”住持道,“数月前,般若羯罗法师曾来我寺挂单,向老僧起过法师,也是敬佩不已。”

“哦?”玄奘心中一喜,“般若羯罗法师,他现在在哪里?”

“在磔迦国当国师,”老僧道,“他对法师可是赞不绝口,法师精通大乘各部经典,乃是人天之导师!”

“太过奖了,”玄奘道,“这不过是贤者见爱之意罢了。”

这时,圆觉也已醒来,玄奘为他们做了简单的介绍,住持长老热情地邀请他师徒二人共进早斋。

斋毕,老僧道:“玄奘法师既然来到迦腻色迦伽蓝,便是难得的缘法,不可空过。还请法师开示。”

对于宣扬佛法的请求,玄奘向来不会拒绝,因而就在迦腻色迦寺住了下来,开讲经论,他的梵语虽然还有些奇特的口音,却并不影响沟通,反而让寺中僧众感到新奇有趣。

这样一连讲了七天,便将一部经论简单地讲完,到第八天的晚上,玄奘去找住持长老辞行。

长老向他介绍起这一带的圣迹:“从这里往东北方向,走上大约一由旬,便是布色羯逻伐底城了。”

“听那里便是过去四佛法之处?”玄奘问。

“是啊,”长老道,“还是伐苏蜜咀罗论师制《众事分阿毗达磨论》之处;达磨咀逻多论师制《杂阿毗达磨论》之处;佛陀过去于此国土千生为王时,‘千生舍眼’的圣地。舍眼塔东面不远处,有两座各高百余尺的石窣堵波,相传分别是大梵天和帝释天所建,不可空过啊。除此之外,城中还有多处阿育王时期建立的窣堵波,老僧前些日子,就是去那里参拜的。”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道,“如此圣地,玄奘理应前去参拜。”

第九天早晨,玄奘师徒告别了迦腻色迦寺,向东北方向出发,渡过一条大河后,便抵达了布色羯逻伐底城。

这是一个充满了岁月感和人气息的地方,法显大师当年也曾来过这里。城内人口稠密,民宅鳞次栉比。西门外有座天祠,神像威严,据灵异不断。

城东有座佛塔,是阿育王建造,果然是过去四佛法之处。古代的佛教圣贤从中印度来到这里,展示神异,引导众人,这类事例当真是数不胜数。

法救论师著《杂阿毗达磨论》的地方,是在城北四五里处的一间旧佛寺里,玄奘到达此地时,发现这里庙宇荒芜,僧人很少,都宗奉乘佛教。

佛寺的旁边有一座塔,高约三百尺,同样是阿育王建造。塔身上有大量的雕刻和纹饰,仔细观察才知道,很多世以前,就是在这里,佛陀曾为国王,修菩萨行,为满足众生需要,不断布施,把丧失生命视作丢东西一般,他在该国为王一千世,生生世世牺牲自己,成就众生。

距此不远处,便是那老僧提到的两座石塔,各高一百多尺。相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行者玄奘】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三章 鬼子母与独角仙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13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