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请法师为我们讲经吧(3/4)

:“法师不辞艰辛来到此地,真乃我伊吾国之幸事!弟子原本正与高昌特使相见,听闻大唐法师在此讲经,盛况空前,弟子当即便什么都不顾了,赶紧过来听经。果然是大德高僧,名不虚传啊!”

大唐对西域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三十六佛国”,各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崇信佛法,不管是从中原来的大德还是从西方来的高僧,当地的国王都会想方设法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国家讲经布道,以扩大国家的影响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得知对方是伊吾国王时,玄奘并未觉得有什么意外。

他再次合掌,称谢道:“大王缪赞,玄奘愧不敢当。”

石万年哈哈一笑:“法师若不敢当,就无人敢当了。您瞧我这几个大臣,个个都为法师的风采所倾倒,听得是如痴如迷啊!还有——”

他用手指了指旁边一位三十余岁的西域汉子,道:“这位高昌特使原本今日就要起程回国,听法师到来,也定要前来瞻仰一番。”

那位使臣走上前来,欠身施礼道,“高昌国殿中侍御史欢信拜见法师,恳请法师能到高昌国传法讲经。”

“寡人还要留法师在伊吾多住些日子,”伊吾王显然对欢信的邀请不太高兴,转身又对玄奘深施一礼,“还请法师入宫接受弟子的供养。”

“多谢大王盛情,”玄奘合什道,“只是玄奘此次出关西行,是为去婆罗门国求法,路经贵国,受邀讲上几日经。今日已经圆满,明日便要启程了。”

石万年摇头道:“何必急于一时呢?弟子听,法师这一路过于劳累,到达伊吾后又连日讲经,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实在辛苦。不如先到宫中歇息几日,也让弟子有机会一尽地主之谊。”

玄奘有些犹豫,没有答话。

石万年又道:“大师西行不仅要取经,也需弘法吧?难道伊吾国与法师的缘分就那么浅,只有短短七天吗?难道我宫中之人就无缘听闻法师法了吗?”

玄奘被这番恳切的言辞所打动,于是不再坚持,合掌谢道:“既如此,玄奘先谢过大王了。”

见他答应,石万年不禁大喜过望:“法师请!”

“大王请。”

王宫中,伊吾国王携着玄奘的手,边走边赞叹道:“大师千里迢迢,从长安来到伊吾,又孤身穿越莫贺延碛,世皆钦敬。今日一见果真不凡,实令弟子倍感欢喜!”

玄奘道:“大王过奖,玄奘只是一介比丘,福浅业重,单单凭着一股愚诚,又仰赖佛祖护佑,方才到此。”

“法师何必过谦?”石万年笑道,“伊吾国内上上下下都在,法师乃是佛祖降世。对了,法师今晚就住在我这王宫之中,也让弟子能够随时供养,早晚请益,如何?”

“多谢大王盛情。只是,玄奘乃是沙门,不便住在宫中,还是到寺院里挂单比较好。”

石万年见他拒绝,倒也不敢勉强,只得道:“法师既如此,弟子自当恭敬从命。王城外的白杨河边有一座大寺,就叫做白杨沟佛寺,长年供养着众多高僧大德,法师就去那里驻锡如何?”

“多谢大王厚意。”

“哈哈,不必言谢,”石万年爽朗地道,“法师住在王城附近,这样,弟子也有机会就佛法上的滞塞之处多多向法师请益了。”

无尘长老带玄奘前往白杨沟佛寺,两人坐在马车上,隔窗相望,一路所见都是深蓝色的天空、随风飘摇的芦苇、稀疏的胡杨树和灌木丛、漫山遍野的骆驼刺和铃铛花,果然是移步换景,如在画中。

玄奘忍不住低声赞叹道:“真是绝美的西域!”

他不能不赞,当疲倦的眼睛从那一大片令人绝望的黄色中挣脱,在这如诗如画的绿色冲击下,长久紧张的精神一下子放松下来,疲惫的身心便在这片绿色中得到了彻底的修整和放松。

此时的他才刚刚踏上西域的土地,对这片广袤神奇的大地还一无所知,因此,这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奇的。

无尘长老坐在他的旁边,笑问道:“法师接下来打算怎么走呢?”

玄奘摇了摇头:“前面的路,玄奘并不了解。只知一路向西,走一步算一步吧。”

“那可不行,”长老的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忧虑,“丝路之上不仅有高山大漠阻隔,最危险的还是那些以抢劫为生杀害为务的马贼。有时,很多普通平民也会打劫陌生人。特别是过了葱岭,那儿的人大多信奉外道,对于信仰不同者,一向视之为异教徒,随意劫掠而无丝毫罪恶感。法师欲往西去,还须早做打算才是。”

玄奘有些吃惊:“那照长老这么来,商旅们去那一带做生意岂不是很危险么?”

“危险是肯定的,”无尘长老道,“但是法师你不能同商人相比,商人们穿梭往来,沟通有无,调剂余缺,给沿途各国带来丰厚的财富与税收。因而西域各国,都特别欢迎商旅。而法师你是个僧人,与他们不同。”

玄奘心中更奇:“西域号称三十六佛国,难道僧侣在这些国家会遇到麻烦?”

无尘长老叹了口气:“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行者玄奘】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请法师为我们讲经吧〗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13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