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亲事(3/6)

要谋一个总旗以上的职位。

与文官分九个品级十八个等级不同,本朝的武官只分七个品级十四个等级,总旗是正七品,其下还有小旗,为从七品,所以福慧长公主为凌孟祈谋的官位,至少在国公府一级的公侯人家看来,真心不算高。

但凌孟祈的情况又不一样,一来他今年还不到十五岁,本身武艺又不错,还因此番救了陆文逐性命一事入了福慧长公主的眼,将来只要他努力一些,立下几个大大小小的功劳,不愁不能飞黄腾达;二来他就算再不得父母亲人待见,到底也是广平侯府的嫡长子,广平侯不给他爵位就得给他家产,不给他家产就得给他爵位,总得给他一样才成,不然光唾沫星子都足以淹死广平侯了;更何况广平侯如今还年轻,凌孟祈还大有努力晋升的时间与空间,等到十年二十年后,谁知道他会不会已经强大到广平侯就算再不待见他,也不得不将爵位与家产传给他的地步呢?

所以先前那个被国公府所有姑娘们都有意无意漠视了的婚约,便又被人所暗中提及了,动心的那是大有人在,这其中就包括陆明丽。

陆明丽身为陆中冕这个现任定国公的庶出女儿,身份不算高也不算低,本身长得不特别漂亮也不特别丑,自身的才学本事也处在中上水平,算是京城里很典型的那种大家闺秀。

但因她上面还有个样样出色,备受瞩目,而且前程大好的嫡姐,相形之下,她便显得有些平庸得过分了,以致她过了年都十四岁了,婚事却至今无人提及,不但陆大夫人看起来已经忘了有这回事,亦连陆老夫人与陆中冕也忘了有这回事一般,陆大夫人忘了也还罢了,到底只是她的嫡母,做嫡母的又有几个是真心为庶出子女打算的?可陆老夫人却是她的亲祖母陆中冕却是她的亲爹,竟也不知道为她打算,她除了自力更生,还能怎么样?

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日午后,陆明丽便趁着陆大夫人歇中觉,上房众服侍的丫头婆子也趁机偷懒之时,悄悄去了后面她姨娘的小跨院。

陆中冕不是那等重女色之人,所以至今除了陆大夫人这个正妻以外,只有两个姨娘并一个通房,以他国公爷的身份,已算是极为难得的了。

两个姨娘一个是陆明丽的生母李姨娘,乃是当年陆大夫人还没过门之前便服侍陆中冕的通房,因生了陆明丽,所以才被陆大夫人晋为了姨娘的,当年服侍陆中冕的另一个通房可就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陆大夫人生下嫡长子与嫡长女之前吃避子汤吃得太久吃的时日太久,待停了汤药后也一直没能怀上,于是至今都还没能挣上一个名分。

另一个姨娘萍姨娘则是陆大夫人的陪嫁丫鬟,也是陆文远的生母,虽因生了儿子抬了姨娘,却还和以前一样,歇在陆大夫人卧室外的贵妃榻上,尽心尽力的服侍陆大夫人,陆大夫人因此待她很是亲厚,陆文远的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比着陆文廷来的,也早早为陆文远定了亲事,对方却是陆大夫人娘家的一个庶出侄女儿,只等及笄后便过门。

陆明丽进到李姨娘的屋子时,一身藕荷色十样锦妆花褙子配蓝绿色梅竹兰襕边综裙,耳朵上戴了一对珍珠金丁香的李姨娘正坐在靠窗的榻上与丫鬟石榴做针线,陆大夫人在对待姨娘通房并庶出子女上一向是不肯落人半点口实的,所以不论是李姨娘的穿戴打扮,还是她屋子的家俱程设,都比陆大夫人自己的差不了多少。

但即便这样,李姨娘看起来也颇显老气,与年纪与她差不多大的陆大夫人站在一块儿不像是同龄人,倒像是两代人一般。

李姨娘显然没想到陆明丽此时会过来,又是惊又是喜,忙站起来给陆明丽行礼,又问她:“二姑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夫人知道吗?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对了,二姑娘吃过饭了吗,要不我让人准备一些二姑娘爱吃的点心去?”

陆明丽哪有时间与李姨娘寒暄这些无关紧要的,摆手令李姨娘和她自己的丫鬟退下后,才附耳如此这般与李姨娘说道起来,说到最后,饶是面对的是自己的生母,她依然羞得满脸通红,头低得都快到胸口以下了。

李姨娘却用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反应过来陆明丽到底说了什么,“二姑娘的意思,是让我尽快找机会与国公爷提及此事,让国公爷做主将你许给凌公子?可你想过没有,广平侯府的爵位与家产将来都极有可能没有他的份儿,就算他如今入了长公主的眼,有官做了,到底只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要飞黄腾达得多少年去了?你明明可以嫁得更好,一过门就过好日子,为什么非要作践自己,去陪他吃苦受罪,就算他真熬出来了,到时候你也人老珠黄了,岂非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纳妾养小,更何况他还不一定能熬出来?二姑娘可别看他长得好,就犯糊涂啊,长得好还能当饭吃不成,你放心,我一定尽快与国公爷说,让他为你寻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等大姑娘出嫁后,便让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怎么着也比嫁给那凌公子强上十倍罢?”

显然李姨娘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陆明丽嫁给凌孟祈的。

陆明丽也没想过自己一提李姨娘便会愿意帮自己在陆中冕面前说项,但却没想到李姨娘会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七回 亲事〗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