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铜币插册(2/2)

把册子放在了杨易的桌子上。他不是不想要,但他实在是觉得受之有愧。他进来就把人家的一具绝世名琴给鉴定成了假货。哪还有脸要人家的东西。或许人家递给他这本册子,还是看在汪逸之的面子呢!要不就是假装意思一下,自己可不能当真收了,很多时候,脸比钱重要。钱可以慢慢挣,脸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严羽倒是想留了,但其他二人不要,他就算万分不舍,也知道只自己一人,终究是不能要的,于是也把册子放在桌上。

杨易也不理他们二人,只说,“汪老,你都拒绝我不下两回了,这次您如果再不要,那我今后有事儿,也不敢再招呼你老了!”

汪逸之说,“小杨,财帛动人心!我是人,又跟文物打了一辈子的交到,怎会对这些东西不动心呢!但是小杨,动心归动心,东西我是坚决不能收的。我已经收过你的一枚‘天德重宝’了,价值二十多万,已经很知足了。更何况上次你又强塞给我一枚“桥足币”。你的心意我领了,我们这些人天天跟文物交往,看到的宝贝何止千万,若是没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总是想着如何据为己有,那也就失去了做为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底线了!”

杨易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汪老!我是真心敬服您!但我也有一句话要说。”他指着韦宗成和严羽,“他们两个是跟着您来的,你若是一分钱不收,他们又怎么好意思收我的东西!所以……”杨易从册子里抽出了三枚铜币,“我也不多给,就一点小意思而已。”

汪逸之见严羽和韦宗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似乎是觉得杨易说的有道理,就把铜币收了。见他收了,严羽和韦宗成也才把铜币接过去。

一个月后,韦宗成带了一名文玩儿收藏家,叫做林若水,出价一亿五千万收购了那具“高山流水”古琴。对于这个价格,杨易还算满意。私人间的交易不同于拍卖,买卖双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才决定的价格,交易时候没有人烘托气氛,因此这个价格也并不算低。更何况这是实价,没有人从中抽取高额佣金。最让杨易满意的是,林若水是个私人藏家。与文物商人不同的是,他买这具“高山流水”存粹是出于对之的喜爱,不准备转手牟利。林若水本有心把除了编钟、编馨之外的所有乐器都收购了,但那委实是一个他承受不起的天价,也只好望洋兴叹,但他还是恳请杨易能把这些乐器为他暂时留一段日子……

作为感谢,杨易又要送韦宗成古币。却被韦宗成一口回绝,他说,“我从汪老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只有像是汪老那样,才会觉得心里踏实!您上次送我的那枚‘桥足半釿布’价值足足能抵上半套房子,已经帮我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我已经很知足了!”

杨易见韦宗成说的诚心,也不再勉强,于是就开了一瓶南宋“大内御贡”,请他跟林若水品藏。临走时又把酒瓶送给了韦宗成,说,“这不过是一个空酒瓶,你总不会拒绝了吧!”

韦宗成知道,就算只是个空瓶,这个空瓶的价值也在十万之上,他犹豫了一下,接了过去。

在汪逸之、韦宗成、严羽、段云崖这些人的四处联络下,杨易手中的那批乐器很快就全部出手了,留在手中的只有那两套大家伙:编钟和编馨。

这些编钟、编馨简直成都快成了杨易的心病。卖不出去,放着占地。他几次都动了捐献的心思,却被张晓辉阻拦了。每次张晓辉都要给杨易讲一遍小时候如何捐献铜币被拒的故事,用来告诫他:国家是个好国家,就是他娘的人不是好人……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目击未来】最新更新章节〖184 铜币插册〗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02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