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金镂玉衣(2/2)
地质特点决定的。因为没有裂纹的南红原石太少了,乾隆恼怒之下,就把这几处矿都弃之不用了,所以后来南红很少见。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两处矿才重新启用,但是马上又要封了。所以南红这两年涨的很厉害。你这串珠链,是典型的柿子红,非常漂亮,一点儿裂纹没有,甚至比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那一串的品相还好,这样的原料,至少要挖1000米的洞,才能出一块,珍品呀!。”
“那价格怎么样?”杨易问。
“原料的价格好估算,现在的南红都是论克来卖,这串大概几百万吧!但文物的价值就不好估算了……”
杨易听到“百万”二字,早已没了兴趣,也懒得继续问下去。
段云崖又领教了杨易的这副嘴脸,不禁暗中摇头。
……几个人用强光电筒逐个把金镂玉衣上的玉片查完,又分别上手去摸,然后又开始数玉衣上的玉片数量,再问杨易要来称,给两件玉衣分别称了重,折腾了大概三个多小时,段云崖、刘尚英、李云波都面色凝重地望着汪逸之,似乎在等着他最后拍板确定。
过了好久,汪逸之才说,“我也不敢断定,最后的结果,只怕要通过仪器的检测才能宣布!”他跟杨易解释说,“按照常规,玉石鉴定程序大约有30个步骤,如称重、收样、手摸、仪器检测等。目前手摸、称重都没什么问题,只有等玉石鉴定的结果了,这个过程比较长,首先要确定材质、成分和工艺,这些就要上光机、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大型仪器了。仅凭肉眼,实在是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我们几个是要对这个结论负责的。”
杨易说,“要多长时间才能有结果。”
汪逸之说,“这件玉衣上的每一片玉,都要逐一检测。这不但是对你负责,也是对这件玉衣负责。”
“要一片片地检测啊!”杨易的口气有些失望。
“小伙子,真金不怕火炼!只有通过了检测,我们几个才能在最终的鉴定结果上签字。”汪逸之说。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目击未来】最新更新章节〖118 金镂玉衣〗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02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