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第282章 臣举荐一人(2/3)
介竖儒,历蒙圣恩简擢,毫无尺寸报效,愧悚无地。兹于十三日卯刻入直内廷,恭接御批并封内密谕,其时蔡查二臣未曾到。臣虔开默诵,不胜感激惶悚之至。伏念臣至愚昧,何足此数,乃仰荷天恩,破格密加委任,惟有竭尽犬马,力矢忠诚,以仰报圣恩于万一。至蒙恩谕谆诲,虑臣稍露风声,关系甚大,臣益感而欲泣,永永时刻凛遵,三缄其口,虽亲如父子兄弟,亦决不相告,自当慎之又慎,以仰副天心委任之至意也。自后京中可闻之事,臣随时于恭请圣安帖内缮写小折,密达御览。缘系特奉密旨事宜,理合奏复。谨奉。”
王大人的忠心自不必说,想来所奏江浙等地百姓开展了夺粮斗争之事,也确有其事!那么……皇上急急将他召回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定是为了此事想要征询他的意见,他该如何回复呢?
“澹远!”
“臣在!”
康熙帝亲切地称呼声,打断了査瑜的沉思。他右手下垂,屈左膝,上身微微前倾,面向正值盛年的康熙帝。
帝问:“有何看法?”
査瑜知道康熙帝真正想问的,是“有什么解决的方法”?他想了下,正色答道:“臣举荐一人!”
帝又问:“何人?”
“陈鹏年!”
帝微皱眉道:“他不是被朕罚去武英殿修书了吗?”
査瑜回道:“知人善用,方为驭下之策。陈鹏年在江宁知府任内,因不忍朝廷追加江宁田赋,而被削职入狱,还险些丢了性命。是皇上仁厚惜才,只将他罚去修书。臣举荐此人,皆因此人数年为官清廉,政绩卓越,且听断成神,为民伸张正义,深受江浙百姓赞誉。安抚百姓,非他莫属!当然,还需为他另配一名武官随行,方较为稳妥。”
康熙帝起身,负手踱步,思忖良久,方问:“依卿之间,朕派十四皇子随行,可好?”
“不妥!”
査瑜断然否决,拜倒答:“一者,皇子身份贵重;二者,若让十四皇子任由陈鹏年调遣,恐其畏首畏尾,适得其反。”
帝颔首,显然对派谁同行一时犹豫不下。
査瑜忙道:“臣斗胆,自动请缨!”
“你?”
康熙帝目光望来,若有所思。片刻后,调侃道:“怎么?在军营里把心待野了,还没收回来吗?”
“皇上!杀鸡焉用牛刀?十四皇子乃是大将之才,江浙之乱,有臣和陈鹏年二人足矣!”
“准了!”
“谢皇上!”
査瑜面色平静,心底却大喜过望。在这件事上他确实站在帝王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可也并非全无私心。比如,只要他不在这紫禁城,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君臣二人在南书房又密谈了许久,所谈从国事道诗词歌赋,査瑜见解精辟,每每令康熙帝赞许。按照康熙的想法,本是打算将他留在身边,替代査升的空缺,但江浙之事可大可小,确实需要一个帝王信得过的人前往。除了査瑜,帝王身边当然还有许多可用之人,但最合适的非査瑜莫属,毕竟海宁是他的祖籍。
江浙望族,加上陈鹏年这位原地方父母官,再没有比这样的组合更恰当的了。
当日,陈鹏年便接到圣旨,复出苏州知府,次日一早上任。同行的还有一身三品官服的皇帝近侍査瑜。
陈鹏年坐马车,査瑜骑马,一众人轻车简行赶赴苏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出京城,便如脱缰的野马般率先在前面开道,反而是査瑜骑在马上,和几名陈鹏年的家丁护卫在马车旁。
“査大人!”
陈鹏年挑起车帘,朝査瑜望来,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査瑜客气回应:“陈大人!”
“不敢当!”陈鹏年忙抱拳还礼道:“大人乃正三品,下官不过是从四品,请直呼下官的名讳即可。下官,字北溟。”
“此话差矣!你我此次离开京城,圣谕是以陈大人为主,而我为辅,况且陈大人比我年长,见多识广,又颇得地方百姓爱戴,澹远当以陈大人马首是瞻才是正理。”
査瑜语气十分谦和,当即博得了陈鹏年的好感。
“话虽如此,可大人比下官职位高也是实情!”陈鹏年意味深长地看了马背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赐萌夫】最新更新章节〖282.第282章 臣举荐一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88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