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龙香剂(1/2)

钱老一开始也很好奇里面藏的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这砚台本身就价值不菲,能用的起砚台来藏的东西肯定不简单。

在说话的同时,钱老再次仔细地观察砚台的底部,想透过那个小洞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只见有件黑漆漆的东西引入眼帘,跟着闻到一股暗含麝香的墨味。

根据这股特殊的墨味,钱老心中对里面的东西有了大概的了解,脸上也流露出惊喜的表情。

见到钱老此时的模样,谢梦也不禁伸脖子来想看个究竟,但砚台底部的洞太小了,根本没有看到里面的东西。

然而,陈逸凡却看到一点东西,一件黑色的东西,加上那股淡淡的墨香,大致猜测这里面应该是块墨。

“钱老,这里面藏的是什么?”谢梦开口问道。

钱老呵呵笑,“里面藏的应该是块墨,而且有点来头,具体是什么待我取出来再跟你们分说。”

说完,放下砚台,就到里面拿来工具。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这确实是一块墨,那股墨香更加浓郁。

钱老脸上闪过一丝激动,果然不出其所料,这是一块著名的古墨龙香剂。

墨作为房四宝之一,中国人已经使用《》《》 了数千年。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用石墨、朱砂书写的甲骨,后来纸料发明,用石墨作书感到不适,一种以漆烟和松煤为之的丸状墨应运而生。

秦汉及魏晋时期是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以松烟墨的大量流行及“韦诞制墨方”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而进入了成熟期。

到了宋代,不但有了松烟墨,还创制了油烟墨。名工辈出,佳墨缤纷。人以书法为重,故视墨为宝,取墨甚严,辨墨亦精。

因此,宋墨已至尽善尽美的境地,足以辅助大书法家,大画家垂名千秋。宋人名迹之流传于今日,仍能见其艺术的辉煌,名墨之作用功不可没。

而宋墨之中,龙香剂是其中顶尖的一种。

说道龙香剂,就不得不提到张遇,他是宋朝的著名墨工,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所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成为宋代收藏家争相购置的“墨宝”。

“墨块?”陈逸凡有点疑惑不解。

在他认知中,墨块似乎不是贵重物品吧?以前读书人的必备之物,所谓穷富武,读书人,尤其是下层读书人,都不是有钱人,墨块自然不会很贵重。

“没错!这是大名鼎鼎的龙香剂,宋朝遗留下来的龙香剂非常稀少,没想到老夫也能得到一块,这还多亏了小凡你的无心之举。”现在,他是相信,这个家伙就是天生运气爆棚的人。

之前那些例子不说也罢!毕竟他没有亲眼看到,但这块宋墨来得让他相当无语。好歹自己是个小有名气的鉴定师,玩古董也不是三两天的事,但居然在后辈面前看走眼,更让他郁闷的是,那小子随便拿上手,一不小心就多弄了块宝物出来。

听钱老滔滔不绝将这块墨的来头爆出来,梦姐跟陈逸凡才明白,墨也能珍贵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当然,如果是潘墨,那就更加珍贵了。”钱老微微遗憾。

潘墨,也就是宋朝潘谷所制的墨。他的墨一出来就得送进皇宫,民间都不敢用,可见一斑。

而潘谷晚年因饮洒太多,神智不清,竟发狂掉在水里淹死。真可谓:“遥怜醉常待,一笑开天容。”虽然,一代墨仙所创之墨早已不见,但从徽墨之发展亦能看到他的贡献。

钱老强调古墨的使用意义:“墨既是艺术品也是实用品,特别在古代还是以实用为主。收藏古墨首先要使用古墨。”

其实,古墨的形制决定了其主要用途,比如块状的古墨多数是用于磨墨,而竹简、古琴等形制的,即以珍玩为主,但总体还是实用为主,玩为辅。

“那这块值多少钱?”梦姐忍不住询问。

她接触了那么多的古董,对各种古玩炒起来的价格早已麻木。金银珠宝这些还好说,本身就是宝物,卖出天价也不觉得坑人。但一些泥捏的、木雕的、纸墨品也动不动上百万,那就让人难以接受。

“一百万左右吧!主要是这上面的字值钱。”

陈逸凡这才重视墨锭上面的字样,也明白一些道理。有些东西本来不值一提,跟平常的大路货差不多,材料、制作工艺都可能一样,但就是披上了名牌的外衣,价格往往能翻倍。

听到这价格,两人内心都难以言状的震惊。

看着这两个员工的表情,钱老也乐道:“这还不是最贵的,古墨之中,明清时期的古墨亦是难求。前两年,乾隆御墨西湖十景彩墨,以接近五百万元天价成交,这个高价直至今天也没有被超过。”

古墨价格决定性的因素是年代。目前明墨的价格已是天价,尤其万历或之前的墨品市场上难得一见,即使偶尔出现也多以残断品为主。全品明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出现。

钱老跟陈逸凡两人说,大多数被保存在中国的馆藏机构和日本的大收藏家族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宝鉴天眼】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八章 龙香剂〗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8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