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章(3/3)

秦允明这才知道,原来曾肇的儿子竟然就是太学一把手,那自己入学还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不单单如此,刻凭与曾肇儿子的这份关系,日后在太学里的考试晋级也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太学的考试分公试和私试两种,前者是属于朝廷出题的大型考试,而后者则是由太学的官员自主出题。

太学生的晋级以及毕业,全不都是以公试和私试来进行综合评定,最优秀的学生直接投予官职,次等者则按照成绩来免除科举三大试之中的解试或者府试。

若是能取得太学官员的好感,在评定的结果上自然会占有优势。

他立刻向曾肇道谢:“承蒙子开先生厚爱,晚生感激不尽。晚生也极其希望有机会进入太学深造。故而就不向子开先生客套了。不过为了报答子开先生的信任,晚生势必会努力学习,不负所托。”

曾肇抚须而笑,说道:“甚好,你懂得以好好学习来报答老夫,这比什么感谢的话都要强

忌允明又向吴王道:“在下也多谢吴王倾力支持”。

吴王笑道:“将来你高就。也是为我们大宋朝效力小王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只是一旁的小郡王一副怏怏的神态,一声不吭,只是闷头闷脑的玩着茶杯。

“大郎意欲何日动身入学呢?”吴王转而问道。

“大约开春之后的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吧。”秦允明答道。

“这么快?那日后小王可再难听到秦公子搜集的故事了。”吴王叹了一口气。

“是呀,是呀”这时小郡王连连的插嘴说了道,“我还打算让大郎教我读书识字呢,大郎这一走,我又没什么心思读书了。唉”。

秦允明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吴王殿下母须多虑,在下前往京城之后。更能开阔视野、增添见识,如此一来搜集到的故事也会更多更广泛。一旦在下有时间将所见所闻整理成书。必定第一时间派人送回杭,州来。”

吴王微笑着点头,说道:“这样虽好。不过大郎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耍太偏心于小王这些琐事

秦允明又向小郡王道:小王爷若真有心读书识字,何须在下来指教呢?杭州人杰地灵,比在强过的才子何止千百人?以王爷的尊贵身份,聘请几个名副其实的大才子来教习,假以时日必定大有效果。”

小郡王闷闷的“哼”了一声,撅着小嘴不再多说什么。

午饭过后,下午的时间秦负,明陪着吴王在后花园讲述《阅微草堂笔记续》。曾肇则外出在杭州城闲逛了一番。

接下来的两日,秦允明与曾肇都住在吴王府。

年关将近,王府上下也忙碎不已,浓郁的新年气息弥漫的城内城外。曾举答应为秦允明引荐的事情,自然没有忘记。他在第二日就写好了两封信,一封当天就派人送往了京城交给太学院学政,而另外一封则做为入学时了见的凭证,让秦允明收了起来。

秦允明这几日白天都是陪吴王下下棋、讲讲故事,顺便写写《阅微草堂笔记》和续集的注解。傍晚之后。他则与小郡王外出到杭州城闲玩,大多就是青楼、画艘之流的场所,不过如今快过年了,这些娱乐业也不热闹了,游耍起来兴致不大。

除了这些之外,秦允明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晌午和三更之后的时间,能与曾肇切磋书法。如今他虽然开始学习秦观和东坡体书法。只不过没有时间勤加练习,所以效果不显著,与曾肇切磋时还是用观雨体来应付。

他与曾肇都相互学习了彼此的书法,两个人的关系更显得其乐融融了起来。

到了第三日的傍晚,秦负,明与小郡王照例要外出去游玩,反正呆在王府也没什么可以娱乐消遣的玩艺。正当两个人准备离开王府时,吴王的近侍四喜匆匆的跑了过来,在出门之前就叫住了秦允明。

“秦公子留步四喜细声的唤了道。

秦允明和小郡王在侧门前停了下来,齐齐回过头去。

小郡王抢先问了道:“你作甚?。

四喜先向小郡王行了一礼。然后道:小底奉吴王之命,请秦公子一叙。”小郡王不悦的说道:“没看到我与大郎耍出去吗?有什么事回来再说不行吗?”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宋一品才俊】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76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