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章(2/3)
与送瑶筋
叶梦得一怔,随之失笑了起来,道:“哎呀呀,这篇拙作都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小郎君怎么会有兴致读过呢?”
秦负五明先前所念的词名为《浣溪沙7重阳后一日极目亭》。正是叶梦得青年之时所作。他在二十一世纪多读了一些课外书,有幸记得了这一篇。此时此亥念了出来真正恰到好处了。
他哈哈笑了笑,说道:“晚生虽然年幼。却对诗词歌赋颇有深爱,当然这也许正是受了堂伯的影响了。晚生斗胆自称一声同道中人。这几年一直搜罗当时名篇钻研学习,自然也将叶相公包含在内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向一旁李纲说道:“除了叶相公之外。其实晚生也有幸读过伯纪兄的几篇词作,同样感触颇深呢。”
李纲此时正值少年。年轻气盛。他刚才听秦负,明读过了宗泽的策论,又读过了叶梦得的词作,唯独对自己的作品一点不了解。虽然自己性格不算小气,可内心之中仍有几分尴尬。此时他见秦允明说读过自己的词作,不由心情大好,连连问道:“在下久居无锡,虽然偶作了几篇拙作,但不过是寓居怡情之作罢了,大郎在杭州岂有听说过?”
宾允明知道李纲最著名的词作,是以历史上有名帝王的功绩为背景,所撰写的八篇叙事词,分别是《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念奴娇,宪宗平淮西》、《雨霜,明皇幸西蜀》等等。
这是这几篇名作作于什么时候,他却不敢肯定。以李纲现在这样年轻的年龄。应该不会有那么深厚的功底。
囚此,他一时不好拿定主意。最终只好随便将自己脑海里记得的李纲其他词作念了一篇出来,道: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徘谐。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
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坐间有客,诣言笑可忘怀。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一词念罢了,秦允明倒有几分忐忑不安,如果这词不是李纲年轻时所作。那必然会闹出一场笑话来了!
李纲听完了秦允明所念的这阙《水调歌头》,双眼顿时冒光。欣喜道:“秦大郎竟读过这篇词,真乃在下的荣幸了。说来惭愧,这词乃两年前所作,那时在下尚且幼稚,斗胆以禅机为灵感,身为放肆的写下了这篇词。如今回想起来,都有些不堪入目。只怕叫人笑话呀!”
秦允明松了一口气,自己所知道李纲的作品除了那几篇帝王系列之外。就仅仅只剩下这一,好歹还真让自己给蒙对了。
他笑着说道:“伯纪兄太谦虚了,伯纪兄两年前就这般深奥的思考境界。当真是天生奇才小弟自愧不如呢
李纲哈哈笑着推辞了一阵。
秦观这时对秦允明的印象大有不同,他以前曾在钱塘县秦府住过很多次,对于这个秦大郎也是见过的,可是以前这个少年怎么看都像是纨绔调皮之人,然而数年的不见,竟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如今秦大郎不仅仅彬彬有礼,更是阅读甚广。在座自己的几个好友的文章竟都有记忆,真是了不得!
其实秦允明自己也没想到。偏偏秦少游暮年之际还能与这些未来的名臣交往,这些未来名臣的故事自己恰好都略有所知,因此才有了刚才的一番阔谈。
众人见秦允明少年博学,又知道苏造乃苏东坡的二公子,都感到十分荣幸。
在相互介绍完毕之后,秦观邀请大家在石亭落座,热情的闲聊了一阵。
经过深入攀谈。苏迫与叶梦得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因为叶梦得的母亲正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晃补之的亲妹妹。秦观之所以与叶梦得结识。其实也是因为这层关系了
不过因为已是正午时分,众人并没有交流多久。
宗泽虽然是文人的身份。却有一副武将的性格,向来是不拘一格。他与秦观对弈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了,于是大大咧咧就叫嚷了起来:“不妨咱们先找一些吃食来。边吃边谈岂不更好!唉小郎君,你那两个仆从手里拧着不少东西呀,不介意就舍一些来给我们吃了吧”。
秦允明微微有些尴尬。说道:“这些都是年货。年关将近晚生担心堂伯远居在外。没有功夫置办这些物什,因此特意代为筹备的。”
“哦?大郎你还真是有心呀。”秦观甚是感动的说道。
他被贬至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孤苦伶竹
;,每逢佳节自然家倍思亲六如今秦允明与自只伯侄头个小却这般考虑周到。如何不叫人亲切?
他因为心中感慨,双目不由有些泛湿,伸手拍了拍秦允明的肩膀,又说道:“当年老夫住在你家时小你年约十岁,你可知我最常见你所作何事吗?”
秦允明能感受到秦观语重心长的一面,不过他确实记不起来了,只好摇了摇头。
秦观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老夫最常见,就是你与县城其他富商子弟一起玩泥巴、掏鸟窝,并且每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一品才俊】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76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