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君恩(2/4)
,是无名小卒。
而陈群虽有些落魄,却正要前往徐州,出任别驾,也算春得意。
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在淮水河畔寥寥数语之后,便擦肩而过,再也没有任何联系。
事实上,就算是刘闯当时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会与陈群重逢。
郑玄闻听,不由得露出好奇之色。
“怎地,孟彦还会作诗?我怎么不知道。”
“呵呵,刘公子平日里忙于政务,哪有时间……”
那老者倒不认为刘闯真能做出什么诗来,想必是陈群的客套话。他担心郑玄让刘闯当场赋诗,万一刘闯做不出来的话。说不得会恼羞成怒。甚至会迁怒陈群。反倒麻烦。所以,他连忙起身,为刘闯打圆场。
郑玄倒是没有再追究下去,指着老者道:“此陈纪陈元方,说起来也是你的辈。”
刘闯一怔,诧异道:“可是那著《陈子》之陈先生?”
陈纪顿时乐了,“没想到孟彦也知拙著?”
早年间党锢之争,陈纪也受过波及。在被禁锢的时候。他著书万言,号曰《陈子》,在士林中颇有声望。
陈群,便是陈纪之子。
“孟彦,元方是受友若之邀,携前来助你。
你而今事务繁忙,又有大才,正可助你一臂之力。”
刘闯正疑惑,陈群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听郑玄这么一说,他顿时恍然。
心里面也暗自感激荀谌……他这位老丈人。可真的是一心为他考虑,居然把陈群也给拉来了。
“今得之助。我必能轻松许多。”
陈群微微一笑,并未赘言。
陈纪道:“对了,方才我听康成公言,你欲造纸重整典籍,可是当真?”
“啊,确有此事。”
陈纪脸上露出一抹称赞之色,扭头对郑玄道:“不愧是子奇之后,虽幼年蒙尘,却不忘问。此关系千秋大业,我以为孟彦这个事情,做的极好,我亦极为心动。这样吧,若康成公不弃,我也参与其中。如果人手不足的话,我便写信回去,再找几位老友过来,也能助一臂之力。
说实话,我之前本欲带前往徐州,友若来信的时候,我还有些不太情愿。
孟彦虽是子奇之后,毕竟幼年遭难,我担心子奇此后门断绝。今日一看,我是为子奇欣慰。”
他要去编书?
刘闯闻听,顿时松了口气。
他刚才也在想,该如何安排这位老先生。
陈纪的名声和身份摆在那里,刘闯总不成怠慢。可他又不愿意有这么个老先生天天对他指手画脚。
既然他愿意去编书,正好可以省去一桩麻烦。
刘闯心中万分高兴,但嘴上还是客套一番。
“老大人,何以要去徐州避难?”
众人坐下之后,刘闯忍不住问道:“豫州据我所知,似乎并无战事,为何要前往徐州?”
“哦,此事说来,也算不得秘密。
自曹司空迎奉天子,迁都许都以后,豫州除了汝南发生过一些战事之外,基本上还算平静。
不过,张绣占据南阳,对颍川虎视眈眈。
我很担心,张绣若突然用兵的话,颍川必然会蒙难……所以我才想要带去广陵。不过现在看来,这徐州似乎也不是什么避难之所。孟彦此次去下邳与吕布联手,此乃军政,非我所愿涉入。只是孟彦在下邳痛击陈汉瑜,可是得罪了不少人。那陈汉瑜在颍川,也有些名望。”
刘闯闻听,微微一笑。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我素来仰慕陈珪,可是他却憋着心思想要害我,我又怎能束手待毙?”
陈纪笑道:“孟彦不必解释,我并无责怪你的意思。
但陈珪毕竟是名士,交友颇广……你要小心,他今在刘备身边,少不得要找你麻烦。人言可畏!若非我来北海,恐怕也不知孟彦为人如何……所以,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有些对策才是。”
人言可畏……
刘闯心里一沉,轻轻点头。
这可是一个极其重视名声的时代,他虽然是刘陶之子,但刘陶毕竟已经死了,不可能一直守护他。这个身份,早晚会失去作用。人走茶凉的道理,刘闯当然清楚。这一点,从颍川方面一直没有发力,对他形成有效呼应的情况来看,就可以看出端倪。
或许那些人是顾虑曹操势大,或许他们有别的考虑。
但刘闯身世明朗之后,颍川世族却多保持沉默。
虽然有伏完杨彪等人为他争取来了大汉皇叔的名号,可那更多是一种利用的关系。真正应该给与刘闯支持的颍川乡党,反而一直保持了沉默。若不是荀谌,恐怕陈纪未必会前来北海。
原因?
恐怕也是因为刘闯无名所致。
陈珪毕竟是名士。他自有他的圈子。
到时候这些人极尽诋毁之事。刘闯恐怕是百口难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悍戚】最新更新章节〖第128章 君恩〗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75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