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科举(1/2)

大秦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曰,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在雍城刚刚落成岐山书院门前,正式诏告天下,废除大秦如今实行的举荐入仕之法,行科举取仕。并且将在五年后举行大秦亦或是神州大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面对全天下士子读书人的科举考试,从五年后的科举开始,今后大秦所有的官吏,都将从科举考试中按成绩挑选进行授官。

在远在雍城的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发布这道简单的诏令之后一个时辰,大秦三省六部联合署名行文天下各郡,这道由三省六部联合署名的公文上没有别的东西,有的只是针对大秦科举种种条款规则的详细解释。

这些解释包括科举的年龄限制、德行限制、初试复考终试规则奖励办法、授官原则、科举试题出具的办法等等一系列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

能够在短短二十余天的时间里弄出这么一份基本上算没有太大瑕疵的科举规章制度,如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胡亥依然是居功甚伟。

紧接着这道行文之后,大秦礼部和吏部几乎在同时行文大秦各郡。

礼部行文,详细规定了由皇家学院编撰的九种必读教案。九种教案延续了周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只是在这六艺之外增加了新的德行篇、忠君篇以及史记篇。

史称为九章!

除了科举考试的九种教案外,礼部还出台了用于幼儿启蒙也就是初等教育所用的《秦语启蒙篇》,这《秦语启蒙篇》是孔鲋以及一干皇家学院的院丞们耗费了近十个月的时间才编撰出来的。

同时礼部行文也规定了大秦孩童什么时间段该进行初等教育的年龄,六岁之十岁。十岁之后一直到孩童及冠诚仁,都将修习九章。

九章教案的修习,从十岁开始,一直到举行成年礼,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正式向各郡布政司礼部报名参加大秦举行的科举考试,然后由各郡布政司主管教育的官吏直接向礼部备案,领取证明身份,前往咸阳参加科举。

礼部明确规定了大秦科举所有的试题,都将从九章中所讲的知识中出题。也就说,如果想要晋身为官,那么必须要熟读皇家学院编撰的这九门教案,才能有会鱼跃龙门。

吏部行文,正式通告天下所有官吏,从二世二年十月二十五曰开始,御史台、吏部、宗正府将会对天下官吏每三年行小一考,五年行一大考。

只是这个“考”,不是科举的考试,而是针对官员施政能力、百姓口碑的考课。

这个考课涉及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官吏,上到三省六部主官、尚书、侍郎。下到不入品的乡亭之长。全部都在这考课范围内。

这不算完!

大秦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曰,大秦皇家学院院丞孔鲋以及各个分院院丞、大秦皇家军事学院院丞尉缭,同时用檄文的形式向天下读书人阐述了皇家学院以及各个分院招收学子的方式以及方法。

皇家学院和皇家军事学院是两个互相读力的存在。皇家学院主要对应的是有志于为官的学子,皇家军事学院则是主要招收想要从军入伍的学子。

皇家学院两年之后开始接受各郡学子入学,当然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皇家学院,在各郡学馆中学习了三年,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少年接受由皇家学院主导的考试,通过选拔的人就能进入皇家学院继续深造。

当然进入皇家学院也不意味着你就一劳永逸了,两年一考课,不合格的人回到各郡学馆。当然如果已经进行过诚仁礼,想要进入皇家学院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能够通过皇家学院专门为诚仁男丁举行的考课。进入皇家学院之后,同样也是两年一考课。不合格哪来回哪去。

当然无论是皇家学院的学子还是各郡学馆的学子,都是能够报名参加科举的,只要你成年。只是,大秦皇家学院和各郡学馆,无论格局还是教习,自然有着差别。

皇家军事学院主要为大秦军方输送人才,步卒将领、骑兵将领、参谋型将领以及水军将领。

在胡亥的设想中,大秦今后的将领不仅仅要武艺高强,更要识字更能懂谋略。而不是仅仅需要那些能够冲锋陷阵的将领。

这才是皇家军事学院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

毕竟,战争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大军团作战,个人勇武并不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反而对统兵大将谋略的需要更大一些。

至于如墨家主导的工学院、道家主导的哲学院、医家主导的医学院、还有方士杂家们主导的杂学院主要对应的则是对这些东西感兴的学子。

进入这些院的学子不能参加科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是秦二世】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七章 科举〗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72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