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唐继尧重返云南 孙中山欲举北伐(1/4)

【史要】唐继尧重返云南;华盛顿会议;孙中山与陈炯民矛盾……

却,第二次粤桂战争结束后,陆荣廷溃败下台,广西也归属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政府了。

得了广西后,国民党实力骤增;因此,孙中山踌躇满志了,打算集合粤、滇、黔、桂诸省军力,取道湖南北伐,以完成自己“统一中国,重建共和”的宏图。

于是,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孙中山带着总统府一班人马乘坐宝璧号舰至梧州到广西视察,打算在粤、桂交界处的梧州建立北伐大本营。

曾是江西督军、已进驻在广西桂林的李烈钧闻知孙中山有意北伐甚是高兴,因北伐须途经湘、赣、鄂,自己则能回师江西;于是,李烈钧特地邀请正在梧州的孙中山到桂林视察,希望能将北伐大本营设于桂林。

李烈钧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中均出过大力,深为孙中山所器重;因此,孙中山就应邀而往了。

十一月十五日,孙中山一行离开梧州直奔桂林。因广西多山可谓是地无三尺平交通甚是不便行路艰辛,经过二十多天的跋涉颠簸后,孙中山偕**人宋庆龄,在总统府官长胡汉民、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等人陪同下抵达了桂林。

因桂林地处桂北,与湖南接壤便于入湘;于是,孙中山视察桂林后,决定将北伐大本营移至桂林了;并任命李烈钧为滇、黔、赣联军总司令,统辖入驻广西的滇、黔、赣各军;同时,又任命驻桂滇军总司令朱培德为北伐滇军前敌总指挥。

俩人欣然受命后,即为北伐做准备了。

孙中山桂林之行后返回广州,恰遇已下台的前云南督军唐继尧辗转来粤,孙中山给予唐继尧隆重的礼遇。

因为,唐继尧是继蔡锷之后在西南享有较高声望的政要;此次虽然被赶下台流落至粤,但他的几支嫡系部队却驻于广西毫发无损,仍然有着不的实力。孙中山欲北伐,正想借助于他;故而,唐继尧抵粤后,孙中山即劝其“召集旧部,同举北伐,共图大业”,并许以北伐大本营参谋总长之衔。

然而,此时的唐继尧想的却是如何重振旗鼓杀回云南去,以夺回应属于他的三迤之地。不过,唐继尧也知道,而今自己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因此,对于孙中山的规劝,不宜明言拒绝,只好虚与委蛇。

孙中山却信以为真心中大悦,遂让他先行赴桂;于是,唐继尧辞别孙中山前往广西了。可谁知,唐继尧却是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到了广西后并没有去桂林,而是转道去了柳州。

唐继尧到了柳州后,即召集其旧部诸将李友勋、杨益谦、胡若愚等人,重组了靖国联军,自任靖国联军总司令;任命驻于柳州的李友勋为靖国联军第一路司令,驻于桂林的杨益谦为靖国联军第二路司令,驻于宜州的胡若愚为靖国联军第三路司令;并准备用此三路兵马回师云南,讨伐谋逆的顾品珍。

此时,黔军将领谷正伦与胡瑛所部也正驻扎在广西;于是,唐继尧又派人游,希望俩人能助一臂之力帮他夺回云南。

虽,滇、黔之间素有渊源且唐继尧曾督军贵州,黔军对于他该是言听计从;但是,这次是两个云南的前、后督军相争,谷正伦与胡瑛都不想涉这趟混水,也就拒绝了唐继尧的要求。

唐继尧重组靖国联军后,驻于桂林的杨益谦即按照唐继尧的授意率部向柳州靠拢,唐继尧的意图也就暴露了。

孙中山闻报后终于明白了唐继尧的真实意图,心中甚是不悦。

且此前,云南的顾品珍曾四次致电孙中山表示支持北伐,并将滇军冠上北伐军之名;孙中山对于顾品珍此举大加赞赏,即复《电》任命顾品珍为北伐滇军总司令,曾为驻粤滇军司令的云南巧家人张开儒为北伐滇军副总司令;如此,滇军摇身一变即为北伐军了。

而今,唐继尧与顾品珍却要两虎相争,孙中山岂能坐视不顾;于是,孙中山致《电》唐继尧,劝其“当同赴北伐,莫回云南”。

然而,唐继尧主意已定;哪里还听得进孙中山的劝言,置之不理非要回师云南不可。

孙中山深感无奈,只得一面《通电》斥责唐继尧“一意孤行,不顾大局”;一面致《电》李烈钧“迅即制止,勿任其为西南大局之梗”,但又恐同室操戈,也就同时关照“莫动干戈”。

因为,此时的驻桂滇军,名义上都受制于滇、黔、赣联军总司令李烈钧;于是,李烈钧急命朱培德赶至永福,将杨益谦阻截召回。

杨益谦中途受阻被迫返回桂林后,即被李烈钧解除了第二十混成旅旅长之职。杨益谦被褫夺兵权后,回师云南也就无望了,只得以探母的名义单骑回滇。

而时任援桂黔军第四路司令谷正伦,不甘心居于援桂黔军总司令兼第五路司令胡瑛之下;于是,谷正伦趁机放出谣言:“胡瑛乃滇人,与唐继尧有旧,欲率黔军随往。”

孙中山正为唐继尧的背离而烦恼,又闻此谣传难免心生疑窦。而胡瑛为了表白心迹,即主动提出《辞呈》;待等孙中山明白过来欲加挽留时,胡瑛却已只身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99章 唐继尧重返云南 孙中山欲举北伐〗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99.html